稼轩、韩玉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2025年08月10日
十七 稼轩、韩玉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原文
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25)又《定风波》(26)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东浦词》(27)《贺新郎》(28)以“玉”“曲”叶(29)“注”“女”,《卜算子》(30)以“夜”“谢”叶“食”“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译文
辛弃疾《贺新郎》词有:“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以及《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这两个字,在这里都作上声和去声用。与韩玉《浦东词》中的《贺新郎》以“玉”“曲”谐“注”“女”,《卜算子》以“夜”“谢”谐“食”“月”,已经开创了北曲四声通押一韵的先例。
评析
宋代压仄声韵的词,同韵部的上声韵和去声韵可以通押,而入声一般不与上、去两声韵通押。但是在与南宋同时代的金代开始流行的北曲中,平上去三声都是可以通押的,再加上归入了平上去三声中的入声,这就是所谓的四声通押。我们今天的普通话正是由当时的北方方言发展而来,因此也没有入声。
辛、韩之词属于入声与上、去通押。而北曲中“入派三声”已是通例。王国维应当是想以此来说明词宋词的词律之宽,而且后来王国维在为《云谣集》作跋之时,也再次强调了词律本宽的事实。但是,纵观宋朝的词作,我们就会发现宋人明辨四声之例与四声通押之例相比,仍然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