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升降之关键

四 文学升降之关键

原文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译文

诗到了唐中叶以后,大抵成了应酬的工具。所以五代、北宋的诗,极少有好的作品,而词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极盛。即使像诗词都擅长的欧阳修、秦观等人,也是词的成就远胜于诗。这是因为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如在词中表达的真切。到南宋以后,词也逐渐成为应酬的工具,于是词也就衰落了。这也是文学繁盛与衰落的关键。

评析

这则词话谈到的是文学地位升降的问题,事实上,这种升降是以文体的兴替为基础的。从时代的角度来说,在一个时代中,人们会偏好于某文体,也会对另外一些文体有所忽视,而诗人在选择文体之时也难免会出现“能此不能彼”的现象。王国维曾经在《国粹文报》上发表的数则议论中谈及这个问题,因此,他没有将这则内容刊发,应该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复。

“羔雁之具”,指的是出于礼节应酬的需要而准备的礼物。文学本来是用来抒写个人心性的,如果也沦落成代表礼节应酬的礼物,那么,文学最基本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纵观诗歌史,王国维认为,在中唐时期,诗歌已经具有浓烈的应酬色彩,而到了五代北宋,盛唐以及盛唐以前诗歌的盛况已经难以再现。这一时期只出现少数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北宋时期,那些所谓的同时擅长写诗和作词的人,比如欧阳修、秦观等人,其实在诗和词创作方面的成就并不平衡,它们在词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明显比诗歌高出许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诗歌文体的衰落之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南宋词的情况,则和中唐诗的情况有着相似性。“羔雁之具”,当然也不乏丰富、华美的内容,但其真实性,无疑是大打折扣的。在王国维的眼中,文体表现真景物、真感情,才具有生命力,但如果脱离了“真”,文体的生命则只会日渐衰弱。提到宋词时,他对北宋词表现出偏嗜的态度,却对南宋词多有贬斥,就在于他认为,南宋词已经和中唐时期的诗歌一样充斥着应酬意味,已经失去了“真”的价值,也就是说,他认为南宋词缺乏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