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之言与诗人之言

三十七 政治家之言与诗人之言

原文

“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80)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81)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

译文

“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是政治家的语言。“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是诗人的语言。政治家的眼光,局限于一人一事;诗人的眼光,则通识古今而作观察。词人观察事物,应该用诗人的眼光,不可以用政治家的眼光。所以感事、怀古等作品,应当与寿词一样为词家所禁忌。

评析

此则词话旨在说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强调用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言表述。

王国维以隋炀帝陵为例,摘取罗隐与唐彦谦之句,认为在诗歌中之所以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与诗人的观物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政治家在观物的时候多着眼于具体的人和事,不论是面对什么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是由政治家的身份和思维方式决定的。而诗人观物虽然也是由一人一事一物而引发,但诗人并不仅仅局限在古今不易的感情之中,所以诗人的眼界比之政治家显得更为高远,而他们表现的感情也更具代表性。所以,王国维在词话的结尾强调,词人观物要以诗人之眼,而非政治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