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之词以苏轼《水龙吟》最工
2025年08月10日
三十八 咏物之词以苏轼《水龙吟》最工
原文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131)最工,邦卿《双双燕》(132)次之。白石《暗香》《疏影》(133),格调虽高(134),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135)等句何如耶?(136)
译文
咏物的词作,自然要以苏轼的《水龙吟》最为工巧,史达祖的《双双燕》列第二。至于姜夔《暗香》《疏影》二词,格调虽高,但是却没有能说到所用对象的神理,对照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怎么能比呢?
评析
此则词话与第36则词话一脉相续,王国维从咏物词的角度继续分析隔与不隔的问题。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此前已被王国维誉为“和均而似原唱”,此则更将此词列于咏物词之首。“最工”云云,实际上是指苏轼《水龙吟》咏写杨花最契合咏物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体制特点。史达祖的《双双燕》写一对燕子在春社之后飞回旧巢的轻盈之态以及心理变化;同时,也由燕子的“栖香正稳”,忘了传递芳信,而引出思妇情怀。就物性与人情的结合来看,也颇为自然。就描摹燕子双飞的姿态而言,其笔力并不在苏轼之下;但就全词结构来看,毕竟是侧重在描写燕子本身了。思妇之意,不过在最后略加点缀而已。与此相对照的苏轼的咏杨花词,整首词基本上形成了写物写人浑难分辨的境地,而且以开篇一句“似花还似非花”笼罩全篇,故结构堪称稳健。
姜夔的《暗香》《疏影》乃写梅之名篇,是咏物词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王国维看来,这两首名作虽然写出了梅花的高格调,但如果从咏物的角度来说,几乎完全脱离了梅花的特征,而蜕变成了一种带有抽象意义的梅花。而且,姜夔词既重音律有崇格调,喜用典,因此,风格变得“晦而不明”,所以王国维谓其“无一语道着”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