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之狂、狷、乡愿
2025年08月10日
四十六 词中之狂、狷、乡愿
原文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165)、玉田(166)、草窗(167)、中麓(168)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169)而已。
译文
苏轼和辛弃疾,是词人中的狂者。姜夔,还不失为狷者。至于吴文英、史达祖、张炎、周密、陈允平等词人,虽然各有风格,最终也只能归于见识短浅的一类人中。
评析
这一则词话讲到词人三品说,狂为上,狷居中,乡愿为下。狂者、狷者、乡愿三者的说法来源于孔子。所谓“狂”指的是豪放不羁,袒露心胸,无所忌讳,在词中即表现为不为格律所囿,直抒胸臆,让感情放达奔涌。所谓“狷”指的是狷洁,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在词中即表现为追求清静无为而不失操守,有所讥讽而隐晦模糊。所谓“乡愿”指的是貌似忠厚,实则老奸巨猾,在词中即表现为人云亦云,肤浅萎靡,毫无特点可言。
苏轼与辛弃疾勇于对词的体制进行变革,其词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姜夔在词体方面并无突破之心,其词风在清空的道路上肆意发展,路径越变越窄,故有狷者之貌。而宋末诸家,尽管词作各有特色,但不免媚乎时俗,他们的词风貌似婉约,但实际上是与之相背离的,而且这种背离不容易为人所察觉,故有乡愿之貌。总体来说,王国维对苏轼、辛弃疾、姜夔三人的狂、狷划分大致合理,不过对于南宋末词人的集体否定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