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心与成人
2025年08月10日
论知心与成人
子曰:“义也清而庄,靖也惠而断,威也和而博,收也旷而肃,琼也明而毅,淹也诚而厉,玄龄志而密,徵也直而遂,大雅深而弘,叔达简而正。若逢其时,不减卿相,然礼乐则未备。”
或曰:“董常何人也?”子曰:“其动也权,其静也至,其颜氏之流乎?”(《天地篇》)
子谓魏徵曰:“汝与凝,皆天之直人也。徵也遂,凝也挺。若并行于时,有用舍焉。”
子谓李靖曰:“凝也,若容于时,则王法不挠矣。”(《天地篇》)
子观田,魏徵、杜淹、董常至。子曰:“各言志乎?”徵曰:“愿事明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淹曰:“愿执明王之法,使天下无冤人。”常曰:“愿圣人之道行于时,常也无事于出处。”子曰:“大哉!吾与常也。”(《天地篇》)
子曰:“常也其殆坐忘乎?静不证理而足用焉,思则或妙。”(《天地篇》)
子曰:“孝哉,薛收!行无负于幽明。”(《天地篇》)
子曰:“言取而行违,温彦博恶之;面誉而背毁,魏徵恶之。”(《事君篇》)
子谓:“姚义可与友,久要不忘;贾琼可与行事,临难不变;薛收可与事君,仁而不佞;董常可与出处,介如也。”(《周公篇》)
子谓李靖智胜仁,程元仁胜智。子谓董常几于道,可使变理。(《问易篇》)
子曰:“姚义之辩,李靖之智,贾琼、魏徵之正,薛收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笃固,申之以礼乐,可以成人矣。”(《礼乐篇》)
文中子曰:“记人之善而忘其过,温大雅能之;处贫贱而不慑,魏徵能之;闻过而有喜色,程元能之;乱世羞富贵,窦威能之;慎密不出,董常能之。”(《礼乐篇》)
子谓贾琼曰:“君子哉,仇璋也!比董常则不足,方薛收则有余。”(《魏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