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后迁居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唐代诗人。聪慧超人,志向远大。贞元十六年(800年)举进士,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仕途有进退,曾任校书郎、盩厔县尉、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曹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忠州刺史、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杭州刺史、太子左庶子、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河南尹、同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善于为诗,与元稹结为诗友,作诗的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作讽谕诗针砭时弊,意思激切,通俗易解,广为流传。力避当时官僚集团内部存在的牛李朋党之争,最终退休隐居。著有《白氏文集》七十五卷、《经史事类》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