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 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永徽六年(655年)被唐高宗李治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690—705年在位,史称武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时,国家大局尚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有所增加。为显示政象更新,将东都洛阳改称神都,政权机构及百官皆更改名称,年号亦时常改换。为保持既得权位,她牢牢掌握刑赏大权,放手招官,效忠者用,使用酷吏,镇压政敌。提倡佛教,为女皇当权造舆论,压制儒学,鄙视宣扬三纲的经典。科举上,偏重进士科,以文词为取士的主要依据,文士受重用,经生遭冷落。轻视学官选择,令不学无术的诸王驸马主管国子监,令学校停止诗书礼乐的教学活动。有识之士陈子昂、韦嗣立先后上书劝谏恢复学校,拒不采纳。抑儒废学的措施继续实行到她被迫退位为止。《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载“武后《字海》一百卷”,其下注云:“凡武后所著书,皆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卫业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