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论

文章论

魏文《典论》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然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辞丽藻,如编珠缀王,不得为全璞之宝矣。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反。亦犹丝竹繁奏,必有希声窈眇,听之者悦闻;如川流迅激,必有洄洑逶迤,观之者不厌。从兄翰常言:“文章如千兵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盖谓是矣。近世诰命,唯苏廷硕叙事之外,自为文章,才实有余,用之不竭。沈休文独以音韵为切,重轻为难,语虽甚工,旨则未远矣。夫荆璧不能无瑕,隋珠不能无类。文旨既妙,岂以音韵为病哉?此可以言规矩之内,不可以言文章外意也。较其师友,则魏文与王、陈、应、刘讨论之矣。江南唯于五言为妙,故休文长于音韵,而谓灵均以来,此秘未睹,不亦诬人甚矣。古人辞高者,盖以言妙而工,适情不取于音韵,意尽而止。成篇不拘于只耦,故篇无定曲,辞寡累句。譬诸音乐,古词如金石琴瑟,尚于至音;今文如丝竹鞞鼓,迫于促节。则知声律之为弊也甚矣。世有非文章者,曰辞不出于《风》《雅》,思不越于《离骚》,摸写古人,何足贵也?余曰: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余尝为《文箴》,今载于此,曰: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杼柚得之,淡而无味。琢刻藻绘,珍不足贵。如彼璞玉,磨成器。奢者为之,错以金翠。美质既雕,良宝所弃。此为文之大旨也。

《全唐文》卷七〇九,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