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与配置

三、资源禀赋与配置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来看,2017年黄河流域共拥有494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7.96%,其中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个,占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6.95%。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802.7万公顷,占全国的近1/3,占到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总辖区面积的10.94%。[7]

黄河流域矿产、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具有很大的开采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黄河上游地区是水资源涵养地,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黄河下游地区则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鄂尔多斯盆地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而单就煤炭资源来看,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9个煤炭基地位于黄河流域,整个黄河流域的煤炭资源经济可采量和煤炭生产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8][9]

黄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10]是我国小麦、棉花、油料、牲畜等主要农牧产品产区。黄河上游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上游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和下游防洪保护区范围内的黄淮海平原的农产品种植业,在我国农业经济开发利用中占据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开发区域。[11]

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有效利用水资源,进行水电开采利用,同时也保证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黄河流域已建成的水电站包括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12]黄河水携带泥沙量巨大,利用水库拦沙、调水调沙,协调水沙关系,促进排沙入海,是处理黄河泥沙的主要方式,[13]其中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构成了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主体。[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