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八、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首先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系统科学地实施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建设沿黄生态廊道,促进沿黄资源要素集中集聚、产业绿色发展。

一是进行生态保护治理。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目标,黄河上游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逐步推进黄河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突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保护治理两大重点,开展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工程,加大黄河支流的生态保护力度,强化祁连山水源涵养保护,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

二是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要推进祁连山、渭河源区、“两江一水”等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河西走廊重点沙化区域生态保护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

三是综合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实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污染企业排查整治。要全力守护好净土,继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加快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加强土壤管控和修复,提高土地安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