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度创新,推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
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还必须在制度创新上持续发力,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理顺流域各主管部门、各省份、各大城市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合力。
一是健全黄河流域内省份水资源管理的协调配合机制。在机构设置方面,应探索整合水资源行政机关职能,以充分适配流域治理的制度需求与生态需求。在考核监督方面,由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重心不同,需要配备因地制宜的考核评价机制。[48]同时,加快建立常态化的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和沟通协调机制,将总体目标及时量化细化分解。
二是进一步健全流域内利益共享机制。流域内部各省份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不一,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很难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最优化配置。因此,应进一步健全流域内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上游地区加强生态保护投入提升涵养能力,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受益于上中游地区投入的下游地区以多种形式反哺上中游地区,形成有效的黄河共同治理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三是推进水资源管理向流域与区域协同治理转型。对黄河这类跨越多个省(自治区)的大型河流而言,在解决流域问题方面,流域统一管理通常较区域管理更加有效。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中,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流域管理机构自身定位不清、条块分割矛盾明显、九龙治水乱象突出、流域管理机构缺乏有效执行权力、动员社会参与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改革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增强流域管理机构服务职能、立法加强流域管理机构职权、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等措施,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
【注释】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19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4]我国水资源分区中,一级区包括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西 北诸河等十大区域。
[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19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6]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7]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黄河水资源公报》(2019)。
[8]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12年12月)。
[9]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
[10]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12年12月)。
[11]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
[12]《中国水土保持公报(2018年)》。
[1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
[14]张俊峰,张学成,张新海.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J].人民黄河,2011,33(11):39-40,44.
[1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
[16]《中国统计年鉴2020》。
[17]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18]水利部《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19]水利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20]王浩.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大江大河·黄河治理这一年①)[N].人民日报,2020-09-17(15).
[21]王保庆,李希腾.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3):58-61.
[22]王保庆,李希腾.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3):58-61.
[2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4]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资源公报》(2019年)。
[25]赵莺燕,于法稳.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路径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 (1):52-62.
[26]《中国统计年鉴2020》。
[27]水利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28]王浩.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大江大河·黄河治理这一年①)[N].人民日报,2020-09-17(15).
[29]同②。
[30]赵莺燕,于法稳.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路径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1):52-62.
[31]中国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水保障的思考与建 议》,作者曲永会。
[32]水利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33]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34]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J].中 国水利,2020(17):6.
[35]王保庆,李希腾.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3):58-61.
[36]李淑贞,张立,张恒,等.人民治理黄河70年水资源保护进展[J].人民黄河,2016,38(12):35-38,78.
[37]全国及各省(自治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8]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39]王夏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N].光明日报,2019-11-16(5).
[40]《黄河年鉴2019》。
[4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42]郭晗,任保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机理诠释与现实策略[J].改革,2020(4):74-85.
[43]谷树忠,李维明.向制度要节水[J].中国水利,2015(7):7-10.
[44]王浩,褚俊英.我国节水产业的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05(13):59-62.
[45]中国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水保障的思考与建议》,作者曲永会。
[46]马涛,王昊,谭乃榕,等.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40- 255.
[47]中国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水保障的思考与建议》,作者曲永会。
[48]王雅琪,赵珂.黄河流域治理体系中河长制的适配与完善[J].环境保护,2020,48(18):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