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生态保护的施力方向
2025年10月13日
二、下游生态保护的施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上述科学论断同样为下游生态治理和保护指明了施力方向。
一是积极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建设。在加强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加强黄河下游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河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黄河下游河道、河口三角洲及附近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修复。
二是持续做好下游污染防治工作。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呈现人多地少的特征,[31]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客观上加剧了生态环境风险。下游省份已着手把油田等生产企业与设施退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避免黄河三角洲继续遭受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下一步,应持续做好下游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转型,逐步降低重化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关停淘汰现有高污染企业,推进传统产业企业绿色化升级改造,降低工业生产对黄河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提高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规范化建设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水源地,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减少居民生活对黄河流域生态的影响。
三是提高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做好有害生物防控,积极遏制入侵生物。加强有害入侵生物监控,科学开展有害入侵生物防控工作,遏制以互花米草为代表的入侵生物恶性蔓延,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滩涂生物栖息地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黄河三角洲生物保护力度。通过实施湿地修复工程,遏制海水倒灌和侵蚀,推动恢复湿地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珍稀鸟类提供繁殖地和栖息地,改善原生植物物种生存环境。[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