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简介
《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这本书是由.楼艳著创作的,《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共有107章节
1
总 序 从学术共同体到德育共同体
经历千年的风雨,大学从“象牙塔”变成“社会轴心机构”,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于大学的认识,无论是古希腊吕克昂学园中的辩论,还是现代大学中的诸多职能,都没有离开...
2
目录
目 录 总 序 从学术共同体到德育共同体 前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关于德育共同体的...
3
前言
高校辅导员以德育为主业,其职业发展问题不仅是如何提高队伍职业能力和水平的德育内部单一性问题,更是受制于整个中国大学育人体系并与之联通的复杂性问题。因此,应当以整...
4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是:选题缘由及意义,已有研究述评,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围绕这些问题,本章主要沿着以下逻辑展开: 1.辅导员职业发展问...
5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6
一、选题缘由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要求...
7
二、选题意义
在研究的基本价值判断上,将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置于高校德育共同体建构的视域下展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
8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9
一、关于德育共同体的研究
(一)解读“共同体” “共同体”源于英文community一词,是由拉丁文前缀“com”(表示“一起”“共同”)和伊特鲁亚语“munis”(表示“承担”)组成的...
10
二、关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研究
本书特别强调在高校德育共同体的视域下讨论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主要是从辅导员以德为业的职业特性出发,将其置于所处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对象的关系体系中进行考察。这样既可...
11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
12
一、研究问题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性是什么? 为何是德育共同体? 它的组成如何? 不同的成员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辅导员在高校德育共同体中的职业方位如何...
13
二、创新点
一是视角创新。目前关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角色界定与角色职能的定义研究、基于问题导向与对策分析的事实研究、基于政策解读与机制创新的制度研究、基于历史...
14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
一、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第一,文献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为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鉴于本书的目标和主要问题指向,我们对文献的分析主要集...
16
二、研究路线
图1.1 研究路线 【注释】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詹姆斯...
17
第二章 德育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属性
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中国高校为何具有德育共同体的属性? 德育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 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辅导员职业发展有何不同? 围绕这些问题,本章的基本观点沿着...
18
第一节 建构德育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时代命题,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论逻辑与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
1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概念的提出
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最早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无论在办学的硬件设备(如中世纪大学没有图书馆、实验室等)还是在办学的软件条件上(如中世纪大学“不颁发任何行事一览表”[2...
2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是种社会存在,大学是个现代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也指引着大学办学的不同方向。因此,世界各国的大学虽有其普遍性特征,又因其所处...
21
三、德育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因表征
大学里所进行的教育,“教”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习得,更多地体现为“智育”;而“育”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品质和德性的涵养与培育,更多地体现为“德育”...
22
第二节 德育共同体的本体论意蕴
从字面上来看,德育共同体是“德育”和“共同体”的组合。德育的“德”即德育的主要内容,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指的是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是道德教育的简...
23
一、目标一致性导向的价值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以价值观和信念为“黏合剂”,将不同的个体凝聚到一起从事共同的事业,它的核心特征是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目标信念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中国高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
24
二、主体交互性建构的关系共同体
“个人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的,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组成一定的共同体进行着各种活动”[18],它们所构成的关系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是多元主体的交往理性和交往行为。德育价值...
25
三、集体协同性生成的实践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3]。“教育作为一种有自...
26
第三节 德育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从上述对德育共同体的内涵界定,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德育共同体理解为: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由个体出于本质意志形成的关系共同体,在维系和发展群体关系的同时,更为强调...
27
一、德育共同体中的主体
主体是哲学范畴,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31]。德育共同体的主体,就是从事德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活动理论认为,任何活动都不可...
28
二、德育共同体中的客体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指“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32]。这个对象是个实体范畴,可能是物质,可能是精神客体,也可能是人。德育共同...
29
三、德育共同体中的主客体关系
主客体关系是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如前所述,德育共同体是师生集体实践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实现德育价值目标的实践共同体。德育本身就是来源于实践、面对现...
30
第四节 德育共同体的特征及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