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点

二、创新点

一是视角创新。目前关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角色界定与角色职能的定义研究、基于问题导向与对策分析的事实研究、基于政策解读与机制创新的制度研究、基于历史发展与中外对比的比较研究等研究取向。从辅导员的职业场域与关系体系切入,提出高校建构德育共同体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影响和要求,是新的提法。目前学术界对德育共同体的关注还很少,选题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二是理论创新。教育领域关于共同体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学术共同体或学习共同体的探讨。本书结合共同体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德育共同体”的新范式,对德育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内涵特征、主体构成等展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既丰富了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更为辅导员职业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三是观点创新。认识高校的德育共同体性质,是把握高校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其目标一致性导向价值共同体,要求辅导员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立场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目标,作为其职业认同的最高层次。其主体交互性建构关系共同体,辅导员在与高校其他育人主体的交往互动中,共同构筑多元化的育人体系。其集体协同性生成实践共同体,辅导员与高校其他育人主体在集体德育实践中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实现其对道德意义和身份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