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职业角色失调的表现形式
根据前文对德育共同体主体角色的分析框架,角色失调现象主要有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等表现,本调查问卷中第1题至第4题主要反映辅导员角色不清导致的角色失调情况,第5题至第12题主要反映辅导员角色中断导致的角色失调情况,第13题至第22题主要反映辅导员角色冲突导致的角色失调情况,分析这三组数据,可以推断辅导员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的程度。
(一)辅导员角色不清的程度并不显著
从第1题至第4题辅导员单项平均得分来看(见表4.4),有2项高于中性值(3分),2项低于中性值(3分),总平均得分为2.96分,低于中性值(3分)0.04分。从4项的加总得分来看,辅导员角色不清加总得分为11.83,低于中性值(4×3=12分)0.17分,低于中性值(4×3=12分)的辅导员人数为339人,占总样本的45.2%,大于或等于中性值(4×3=12分)的辅导员人数为411人,占总样本的54.8%。这些数据表明,辅导员存在角色不清状况,但是角色不清的程度并不十分显著。
(二)辅导员角色中断的程度较为明显
从第5题至12题辅导员单项平均得分来看(见表4.4),有5项高于中性值(3分),3项低于中性值(3分),总平均得分为3.09分,高于中性值(3分)0.09分。从8项的加总得分来看,辅导员角色中断加总得分为24.55,高于中性值(8×3=24分)0.55分,低于中性值(8×3=24分)的辅导员人数为301人,占总样本的40.13%,高于或等于中性值(4×3=12分)的辅导员人数为449人,占总样本的59.87%。这些数据表明,辅导员存在角色中断状况,且角色中断情况较为显著。
(三)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程度最为显著
从第13题至22题辅导员单项平均得分来看(见表4.4),有8项高于中性值(3分),2项低于中性值(3分),总平均得分为3.48分,高于中性值(3分)0.48分。从10项的加总得分来看,辅导员角色冲突加总得分为34.82,高于中性值(10×3=30分)4.82分,低于中性值(10×3=30分)的辅导员人数为177人,占总样本的23.6%,高于或者等于中性值(10×3=30分)的辅导员人数为573人,占总样本的76.4%。这些数据表明,辅导员存在角色冲突状况,且冲突程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