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腿和脚
十、腿和脚
有腿脚走遍天下,无腿脚寸步难行。人类自从能够直立行走后,将手解放出来,腿和脚便发挥了更大的价值,也担当了更重要的任务。
◎腿和脚的结构
腿由3个重要的骨骼组成: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胫骨和腓骨。每只脚由26块骨骼和33个关节组成,连接的韧带如果拼接起来总共可以超过100米。
腿上还分布着许多肌肉,这就是人类行走的动力源泉。大腿肌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股四头肌是前外侧群也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包括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这四块肌肉的机能是保持股骨垂直,以维持人体直立并帮助下蹲和起立。前外侧群还有人体中最长的肌肉之一的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前者可使大腿弯曲和外旋,使小腿弯曲和内旋;后者可使大腿弯曲和内旋,还能对大腿的肌肉收缩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后群的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的机能是使小腿弯曲和外旋,大腿后伸;半腱肌和半膜肌的机能除使小腿内旋外,其他均同股二头肌。内侧群的肌肉有大收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和股薄肌。这些肌肉保证了大腿的内收、外旋、后伸、弯曲和小腿的弯曲和内旋。小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肌的机能是使足和足趾完成各种活动;后群肌在跑动时后蹬和跳跃时的起跳动作中有重要作用;外侧群肌的机能主要是维持足弓。
小腿末端的肌肉逐渐变硬,在脚部发展为韧带组织,称为肌腱。这些韧带通过脚踝把腿部肌肉和脚骨链接起来,当腿部肌肉收缩时,便能带动脚骨和趾骨的屈伸。
◎腿和脚的功能
通过对腿和脚部结构的介绍,可以了解,腿和脚使人体能够站立和四处走动。人们在街头巷尾总会看见肢体不健全的人走路很艰难的样子,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影响了他们的生存。所以,腿脚的作用对于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腿和脚。
◎腿和脚的护理
1.膝关节错位:膝关节错位指的是膝盖骨滑向一边,一般是因为受伤,也有可能是先天因素所致。一般医生会在治疗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
2.滑膜炎: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的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
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因此滑膜炎以膝最多见。滑膜细胞分泌的液体,可以润滑和滋养关节,机体运动时膝关节所产生的热能全依赖于滑膜液体及其血液循环而得以散发。当关节受外在性和内在性因素影响时,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或水肿,并且渗出液体,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到障碍。也可以说关节腔有积液,这就是滑膜炎的表现。
滑膜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与关节腔相通,分泌润滑液润滑关节。在受各种病因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时会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
对于滑膜炎的治疗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⑴膏药疗法:膏药外敷能够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传统中医外科膏药是一种传统黑膏药,膏药治疗膝关节病,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灶。既避免了单服止痛药引起胃肠不适的弊端,又无手术治疗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正常生活,使患者安全、经济、快速地解除病痛。
⑵电烤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电疗可使患处温度升高,加快血流速度,加快组织对积液的吸收。如果症状不好转,可到当地医院抽液并在膝关节局部注射“施沛特”,能加速液体的吸收。
⑶推拿疗法
推揉点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顺其筋络反复推揉1~2分钟。
拔伸屈膝法:患者仰卧,肌肉放松,先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膝关节,后尽力将膝关节完全屈曲,然后伸直患肢。
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内下方运用一拇指屈曲指关节,放于痛点内侧;另一手掌按于屈曲拇指之上,用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
关节积液时可用捶、擂、拍法,交替进行。捶为实拳。击为空拳,下击髌骨周围软组织及大腿伸侧,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为实拳,双拳用臂力下压与上部位相同处,重复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腘窝,用腕力弹拍。
⑷穿刺疗法:关节积液较多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主要作用是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3.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成人为多见,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僵硬、疼痛为特征。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
4.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受风湿侵犯而急骤发病史,并有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烦躁、发热(大多数有高热)、出汗、体温与心率不成正比等。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儿童关节炎症状多轻微或仅1~2个关节受累,成年则较显著。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5.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为一般无高热,仅少数病人有低热。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呈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有时四肢出现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说明有风湿活动,应进一步检查。也有的病人心脏并无器质性改变,而常有心悸、胸闷、憋气等现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瓣膜损害等器质性改变,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风湿性心脏病。
6.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物理治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发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使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法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可的松治疗,以及其他药物,有时可用金属或塑料装置替代髋关节或膝关节。
饮食疗法:药膳食疗也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方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辩证施食。风寒湿痹应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多食如黑豆、葱、姜、胡椒、黄鳝、蛇肉、狗肉、羊肉等,慎食滋腻碍湿食物如猪脂、蟹肉等;湿热痹者食有助于清热除湿宣痹的食物,如豆芽、赤小豆、莲子、平菇、冬瓜、丝瓜、薏米、绿豆等,忌食辛辣温燥之品,如葱、姜、胡椒、牛羊肉等。
7.膝关节的保护
⑴有的女性喜欢在寒冷的天气里或者夏天在空调开得很凉的房间里穿超短裙,结果造成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不畅,这样就为各种膝关节疾病埋下祸根。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不能“美丽冻人”,一定要注意膝部的保暖。
⑵有的女性喜欢一年四季穿着高跟鞋,这样足底会经常处于前倾状态,膝关节一天到晚处于强伸状态,会加快韧带老化。而正确的做法是一天至少要换三次鞋,可以再准备一双平底鞋,在上下班途中穿,或者在办公室里足部感到很疲劳的时候换上穿。尤其不要穿着高跟鞋下楼梯,因为下楼时,不但全身的重量都要压在两个膝关节上,而且加上振动,就会使膝关节承受加倍的磨损。
⑶要保持膝关节健康,维持它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很重要。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和大腿后面的后群肌这两组大肌肉群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锻炼这两组大肌肉群就可以减少髌骨异常错位,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其次,还要保持膝关节的功能性,膝关节的功能性受小腿肌和足底肌等两块小肌肉群控制,这两组小肌肉群在跑跳的时候对膝关节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减缓振动意味着减少老损。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也十分有必要,是保护膝关节最好的方法之一。别小看就是伸伸腿、弯弯腰,做个简单的绕环,可以给发僵的关节加“润滑油”,使得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性的肌肉群的灵活度、伸展性和弹性增加,黏滞性降低。
⑷女性更要保持理想的体重,避免因超重诱发膝关节疾病。对于O型腿、X型腿等有其他遗传缺陷的女性,同样可以进行一些适当地运动,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先天缺陷会增加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最好先请教运动医学专家,运动时要随时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可以选择的运动如身背书包、怀抱杂志、手举哑铃等,只要能达到负重的目的,都可以尝试。非力量型练习包括缓慢上楼梯、走缓坡爬山、游泳和水中健身等。
◎脚部的疾病
1.脚癣
脚癣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侵犯脚趾、足底、足背等皮肤的表层,引起感染部位的瘙痒、灼烧及刺痛感,是最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病。其皮肤损害一般是先感染单脚,数天、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另一只脚。水疤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也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疤。脚癣的皮肤损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但绝不会是弥漫性、边界不清楚。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脚癣在临床上常分为5种类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正确选用癣药水、癣药膏局部用药。如果久治不愈或病情严重者,可适当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下面是各种类型脚癣的用药治疗方法。
⑴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擦益康唑、克霉唑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
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擦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⑵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唑癣药水、益康唑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唑软膏等治疗。
⑶鳞屑角化型: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唑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的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大约20分钟。
⑷湿疹样癣菌疹:足部真菌感染引发手指和手掌的侧面及屈侧甚至全身发生成群的瘙痒性水泡损害。这是机体对癣菌的过敏所致。因此首先应进行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严重者可肌注去炎松混悬液400毫克,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致病的病灶被控制。同时外用3%硼酸水湿敷或擦复方咪康唑软膏、肤轻松软膏等。湿疹消退后再用湿气灵、癣敌药膏或益康唑、克霉唑等癣药水涂擦。
⑸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唑癣药水或益康唑癣药水等治疗。
脚癣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脚癣的发生。
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鞋袜。
⑵脚汗多的人,要积极治疗多汗症。尽可能地不穿尼龙或纯毛袜,保持鞋内干燥。更不能穿透气性不好的鞋,如塑料鞋、橡胶鞋。
⑶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地提倡卫生洁具分开,一人一具,单独使用。
⑷不用宾馆、旅店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公共拖鞋、浴巾、脚盆,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拖鞋、一次性毛巾等卫生洁具。
⑸已患各种真菌类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脚癣患者,应及时治疗已患的疾病,避免进一步传染给他人。
2.趾甲内生
趾甲内生又叫做嵌甲,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甲沟持续性疼痛,而且有可能感染,或者发生炎性增生,严重了会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一旦得病最好去医院治疗。
◎脚部的护理
1.热水泡脚:人的双脚上有60多个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关系。所以每晚睡前用43℃的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因为脚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而且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促进新陈代谢。
2.中药泡脚:在热水泡脚沐足的同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对某些慢性病患者来说,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气虚的老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上述中药每样取用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