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
二、念珠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妇科多发病,易治愈也易复发,令患者十分苦恼。多见于孕妇与糖尿病患者及应用过大剂量雌激素、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
◎病因
白色念珠菌是真菌的一种,这种真菌自然产生并可能无害地生活在你的皮肤、阴道、直肠、结肠,而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一些因素可能引起这种真菌过度生长并导致阴道和周围区域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就是由白色念珠菌的异常生长繁殖所引起的疾病。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阴道冲洗液、口服避孕药等都可能使阴道内真菌异常生长繁殖。由于激素分泌异常,阴道内的菌群失调,阴道的自净作用下降,可引起真菌的生长繁殖。
◎感染途径
1.间接接触传染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被念珠菌患者感染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感染。
2.性传播是一种很直接的原因。女方有症状者其性伴侣至少有10%的概率患有念珠菌性尿道炎。在女性治疗期间,应同时给予男性合理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3.大量服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原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作。
4.过度讲究卫生。有些女性习惯于经常使用妇科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干净的同时却破坏了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
5.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致使女性患上念珠性阴道炎。
◎症状
1.念珠菌阴道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外阴瘙痒、红肿,白带明显增多,且呈白色黏稠豆渣样或凝乳状,有时阴道口粘附有米粒大小的白色片状物,随白带一起流出。患者的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
2.患者还可有阴道灼痛感,在排尿时尤其明显。在炎症比较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性交痛等症状。
3.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小阴唇、阴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小阴唇水肿。阴道内有较多的黏稠白带或阴道黏膜上有白膜覆盖,擦去白膜,可见暴露的黏膜红肿、糜烂或有表浅溃疡。
◎治疗
1.消除诱因:如果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2.灌洗:如果觉得外阴瘙痒,可以用药物灌洗。但大多数的阴道灌洗药物只是起到了改变阴道内环境的作用,阻止念珠菌的进一步繁殖,减轻一些患病症状,并不能彻底根治念珠菌性阴道炎。
3.局部用药:在阴道分泌物内发现念珠菌,应使用阴道栓剂或软膏进行治疗。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后,将达克宁栓一枚放入阴道,连用7日为一疗程。如果伴有外阴瘙痒,可同时用制霉菌素或达克宁霜涂外阴。
4.全身用药:如果反复发作,应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很多,可根据病情及医嘱来选用。如斯皮仁诺(每粒100毫克)早晚各2粒,服1日;酮康唑每日200~400毫克,每日1次口服,连服7日。
◎预防
女性朋友们要多注意卫生,以下几点要多加注意:
1.少穿紧身裤:天气炎热的季节,是各种细菌活跃的时期,因此夏天建议女性少穿紧身或贴身的裤子如牛仔裤等,尽量避免穿紧身尼龙内裤,应选择棉质内裤。
2.平日不用卫生护垫:有些女性朋友担心白带弄脏内裤或懒得洗内裤,平日总是用卫生护垫,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月经期,尽量不要用卫生护垫,应每天晚上用清水洗净外阴,更换内裤。另外,也不要用各种药液作阴道清洗,这样做反而会破坏阴道的内环境,以致发生阴道炎。
3.注意公共场合的卫生:有的女性喜欢穿着泳衣坐在泳池边聊天,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在公共泳场、浴室这样的地方都不要随便坐,公共马桶也不例外。
4.夫妻共同治疗:患上阴道炎,应按医生指导,采取正确的药物治疗,如阴道塞药、外用药膏或口服药物等。因阴道炎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播,所以夫妻应该共同治疗。
5.请尽量保持心情开朗,并加强锻炼:因为心理原因也会降低身
体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