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一个人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身体正常代谢,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那么,身体的运动,都要得益于运动系统的全力配合和协调工作。而一旦运动系统的某一环节出了任何问题,一个人就像一部机器一样,因为某一部件坏了而影响正常的运转,就要停下来进行检修。

◎运动系统的结构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

1.骨

人体共有206块骨,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头骨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躯干骨包括脊柱骨、肋骨、胸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骨以骨质为基础,表面覆以骨膜,内部充以骨髓,分布于骨的血管、神经,先进入骨膜,然后穿入骨质再进入骨髓。

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的弹性,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骨组织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由骨细胞分泌产生,约占骨重的1/3,其中绝大部分(95%)是胶原纤维,其余是基质,即由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组成的凝胶。无机质主要是钙盐,约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结晶。

2.骨连结

人体各骨连结基本上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⑴直接连结: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结(缝),锥体间的软骨连结,骶椎间的骨性连结。这是三种直接连续的方式。

⑵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尽管人体的关节有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不外乎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关节面:各骨相互接触处的光滑面叫关节面,关节面为一层软骨覆盖称关节软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它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

关节腔:就是关节软骨和关节囊间所密闭的窄隙。

3.骨骼肌

运动系统的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因此又被称为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组织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人体由600多块骨骼肌组成,约占体重的40%,骨骼肌由头颈肌、躯干肌(胸肌、背肌、腹肌、膈肌)及四肢肌(上肢肌和下肢肌)组成。

一般女性的力量约为男性的2/3,但是女性各肌肉群的相对力量不同。如女性前臂屈肌只有男性力量的一半,但是臀部屈肌以及小腿屈肌的力量约为男性的4/5,女性身体的柔韧性比男性强得多。

◎运动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功能。

1.运动功能: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肌肉收缩来实现的。一个小小的运动都会有很多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2.支持功能: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在静止姿态,需要互相对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取得的动态平衡。

3.保护功能:人的躯干形成了几个体腔,颅腔保护并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

◎运动系统的护理

1.骨折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的完全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而断裂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淤斑,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一般骨折后会出现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尽可能少搬动骨折病人,如需要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2.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又被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骨质增生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是多补充钙质进行维持。不过平时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的。

⑴避免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这样会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还会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骼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⑵适当的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⑶及时治疗关节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做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⑷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3.扭伤

扭伤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之一,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其程度随损伤程度而加重。轻者发生韧带部分纤维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并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损伤。

扭伤发生时,进行及时、适当的急救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扭伤带来的疼痛和运动障碍。一般来说,急救方法包括:

⑴扭伤之后,每3~4小时进行一次冷敷,因为冷敷可以缓解肿胀。冰块应该用保鲜膜包好,以免造成冻伤。

⑵至少让受损肌肉休息一天。

⑶保持拉伤的肌肉处于抬高的位置,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由于伤后的护理措施都是亡羊补牢,那就不如防患于未然。所以,预防扭伤是十分必要的。预防方法包括:

⑴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运动量的加大一定要循序渐进。

⑵在实际情况中,有很多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⑶一切事情都要张弛有度,运动也是一样。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适当放松进行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⑷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所以,在运动之前要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每项运动锻炼的部位要分散开。

⑸据科学研究表明,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