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避孕法

二、常用药物避孕法

药物避孕是指甾体激素避孕,大致分为3类:

1.睾酮衍生物如炔诺酮、18-炔诺黄体酮、双醋炔诺醇等;

2.黄体酮衍生物如甲地孕酮、氯地孕酮等;

3.雌激素衍生物如炔雌醇、炔雌醚、戊酸炔雌醇等。

◎甾体激素避孕药

甾体激素避孕药可分为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针、缓释系统避孕药及透皮贴剂避孕药。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普遍应用的是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复方制剂。服用避孕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严格按照规定服药,必须在来月经的第五天开始服,不管当时月经是否干净,如果不按这个规定服用会影响避孕效果。

⑵如果在服药期间某天忘了服药,应在第二天早晨补服l片,如果不补服或中途停服,可能会发生阴道流血或造成避孕失败。

⑶在服完22片避孕药后7天仍未来月经的,就在第八天开始继续服下一个月的避孕药;如果闭经2个月,则应停药,一方面去医院查明停经原因,一方面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⑷一般服用避孕药要有一个固定的服药时间,这样可以养成习惯,不易忘记。或者想其他的办法,一旦不按规定服用,就可能前功尽弃。

2.长效避孕针

长效避孕针是长效避孕方法之一。我国现有7种避孕针:复方己酸黄体酮避孕针(避孕针1号),复方甲地孕酮避孕针(两种,一种为减量针剂),复方炔诺酮庚酸酯2号和单方孕激素制剂。后两种注射一次可避孕2个月,有效率也高达98%以上。

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月经紊乱,类早孕反应等,偶有皮疹。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乳房,一旦发现乳房肿块,应马上停止使用。

3.缓释系统避孕药

即控制药物释放制剂。其原理是将避孕药与某些具备缓慢释放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共同制成各种制剂,通过植入或注入体内,使之持续恒定释放低剂量避孕药,以达到长效避孕效果。缓释系统避孕药用法简便,剂量低而稳定,不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不影响糖与脂质代谢,能够提高长效避孕制剂应用的安全性,是避孕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4.透皮贴剂

透皮贴剂由3块有效期为7日的贴剂构成。用药3周,停药1周,以后再用。此贴剂含人工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储存区,可从药膜中深入体内,它会按照一定比例释放,效果同口服避孕药。它是一种高效、简便和可靠的长效避孕方法。

◎服用禁忌

一般而言,凡是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女性均可使用避孕药,但处于下列情况的女性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药:

1.有高血压的女性不宜使用。因为很多避孕药会使人服用后血压升高。

2.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女性不宜服用。因为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经肾脏排泄,服用避孕药将会增加肝、肾负担,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3.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女性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症状。

4.原因不明的阴道异常出血及月经异常者不宜使用,因为使用后会加重出血症状。

5.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不能使用。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会加重心脏负担。

6.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不宜使用,因为避孕药中的激素会使内分泌的调节失衡,加重病情。

7.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刺激肿瘤加速生长。

8.过去或现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者不能使用。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9.哺乳期女性不宜使用。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药物成分还能进入乳汁,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女性不宜使用。

10.过去月经过少者,最好不用。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更会减少月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