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吸系统

三、呼吸系统

一呼一吸,顷刻之间。人类每分钟都要进行几十次的呼吸运动,如果停止了呼吸,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所以,呼吸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它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的吐故纳新。

◎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肺及胸廓组成。

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俗称喉结)下缘为界,环状软骨下缘以上为上呼吸道,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则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再往下就是肺脏。

在呼吸时,空气通过鼻、咽、气管进入肺部。肺是一个内容量大而潮湿的腔,位于身体内部,受到体壁保护。膈肌在吸气时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氧气从外界环境运输到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汽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提供了巨大的肺泡表面,以便血液能顺利与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同时,呼吸系统也具有“呼吸泵”的作用,使空气进入肺泡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血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1.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要由反复分支的支气管及其最小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肺泡是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中所需的氧气,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2.鼻:鼻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它包括外鼻、鼻腔和开口于鼻腔的鼻旁窦三部分。鼻旁窦与鼻腔相通,黏膜又相连续,故鼻腔黏膜感染时,易波及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耳旁窦参与湿润和加温吸入的空气,并起发音共鸣的作用。鼻前部生有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3.喉:喉是上呼吸道的组成部分,又是发音器官,喉上接咽,下与气管相连。喉由作为支架的软骨和连接软骨的韧带及肌肉共同构成。喉腔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比较疏松,急性发炎时易引起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可危及生命。

4.气管及支气管: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之前,上与喉的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进入胸腔,在平胸骨角的高度分为左、右支气管。支气管经肺门进入左、右肺。气管内衬有黏膜,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夹有杯状细胞,纤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平时向咽部颤动,以清除尘埃和异物,使空气保持清洁,杯状细胞是具有分泌蛋白质特点的细胞。

血液的气体运输就是将肺吸入的氧经动脉血,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又将各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因此,血液的气体运输包括氧的运输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两大功能。

胸膜是平滑光泽的浆膜,覆盖在肺表面的部分,称为胸膜脏层;覆盖在胸壁内面和膈肌上面等处的部分,称为胸膜壁层。脏、壁层间的狭窄间隙叫做胸膜腔,腔内含有极少量液体,以减少呼吸运动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胸部两侧的胸膜腔互不相通。纵隔是夹在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及结缔组织总称。纵隔上部主要含有胸腺、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和迷走神经、膈神经等。纵隔中部主要有心包、心脏。后纵隔则包含有胸主动脉、奇静脉、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等。

◎呼吸系统的护理

1.常见问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不加重视,势必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

2.护理方法

⑴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特殊呼吸道疾病需进行隔离措施。

⑵危重病人需卧床休息,做好口腔、皮肤及生活护理,以防加重感染。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咳嗽、咳痰、咯血、气急、哮鸣等表现。

⑶呼吸困难缺氧时立即给予吸氧,呼吸衰竭病人出现兴奋、烦躁时应慎重使用镇静药;禁用吗啡、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加重病情,并随时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如氧气、吸痰器、呼吸器等;协助医生进行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胸穿等特殊检查治疗,协助病人留取新鲜痰液、脓液、血液标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