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受精的原理

二、受精的原理

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通过性交使精子射入阴道后,精子沿女性生殖道向上经宫腔移送到输卵管。卵子从卵巢排出后大约经8~10分钟就可以进入输卵管,经输卵管伞部到达输卵管和峡部的连接点处(输卵管壶腹部),并停留在壶腹部(人类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部位大多都是在输卵管壶腹部)。如遇到精子即在此受精。

受精后约第6~8天开始着床,至第11~12天完成。一般着床于子宫体后壁比前壁略多,中线多于侧壁。卵子在受精后的2周内称孕卵或受精卵,受精后的第3~8周称为胚胎,第8周末起称为胎儿。

◎过程

1.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

当精子接触卵周的卵膜或透明带时,特定地与卵膜上的某种糖蛋白结合,激发精子产生顶体反应。顶体外围的部分质膜消失,顶体外膜内陷、囊泡化,顶体内含物包括一些水解酶外逸,然后进一步穿越卵膜。

精子穿越卵膜时,精子先疏松附着,不受外界温度干扰,黏着期间,顶体内膜上的原顶体蛋白转化为顶体蛋白,顶体蛋白有加速精子穿越卵膜的作用。然后再牢固地结合,能被低温干扰。

2.卵子的激活

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激活变化。表现为皮层反应,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从而起到阻断多精受精和激发受精卵进一步发育的作用。皮层反应发生在精卵细胞融合之际,自融合点开始,皮质颗粒破裂,其内含物外排,由此波及整个卵子的皮层。卵质膜反应是卵质与皮质颗粒包膜的重组过程。透明带反应为皮质颗粒外排物与透明带一起形成受精膜的过程,卵膜与质膜分离,透明带中精子受体消失,透明带硬化。

3.精卵融合

精卵细胞融合时首先可以看到卵子表面的微绒毛包围精子,可能起定向作用,随即卵质膜与精子顶体后区的质膜融合。精子头部进入卵子细胞质后即旋转180°,精子中段和尾部不久退化和被吸收。卵子细胞核在完成两次成熟分裂之后,形成雌性原核。雌、雄两核膜融合成一个,核膜消失,仅染色体组合在一起,以建立合子染色体组,受精至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