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一、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主要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前方的髌骨组成,它们共同构成的椭圆形屈戍关节,就像机械轴承一样活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是关节面,关节面上有软骨覆盖。正常关节软骨是自然界中所能找到摩擦系数最低的物质,并且它本身有弹性,像弹簧一样吸收作用于膝关节的局部应力。关节囊和软骨都可以分泌具有润滑作用的关节液,软骨和关节液可以保证膝关节这个“轴承”能在最低磨损下活动,以期达到“最大使用寿命”。膝关节囊附着在关节面周围骨膜及软骨膜上,使关节腔处于密封状态。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膝关节囊周围有韧带起着加强稳定作用。其前下方为髌韧带,是股四头肌的腱性部分延续,止于胫骨结节,它的作用是伸直膝关节。膝关节内侧有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内侧缘,宽而扁,其纤维与关节囊融合在一起。膝关节外侧有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呈圆索状,它和关节囊之间被脂肪组织隔开。这两条侧副韧带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膝关节侧方的稳定性,屈膝时韧带松弛,伸膝时韧带拉紧。正常膝关节具有屈曲135°到过伸5°~10°的活动范围,在水平面上向内、外各有约3°的旋转活动范围(图3-1)。

图3-1 打开的膝关节囊

图3-2 膝关节正中矢状面

脂肪垫,又叫髌下脂肪垫,是一团局限于髌骨下方、髌韧带后方、胫骨近端前方之间的脂肪组织,起着营养髌韧带和局部缓冲压力等多种作用(图3-2)。膝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分别附着于股骨髁间窝内、外侧壁和胫骨髁间隆起,连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限制胫骨的前后移位,维持膝关节稳定。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由于膝关节稳定性减弱,无法顺利完成跑、跳、急转弯等对膝关节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动作。

关节腔内,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有两块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外缘厚,与关节囊相连;内缘薄,游离于关节腔内。半月板底部平坦,表面凹陷,分别与胫骨、股骨关节面形状相适应。内侧半月板体积较大,呈“C”形,前窄后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及胫侧副韧带相连;外侧半月板体积较小,呈“O”形,其外缘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半月板的主要作用类似于弹性垫,缓冲并吸收膝关节承受的部分负重以及足底由下至上传导给膝关节的应力。此外,半月板还起着增加关节软骨之间接触面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防止软骨损伤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