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各有哪些

四、肩袖损伤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各有哪些

肩袖损伤在病理学上可分为部分损伤和全损伤。部分肩袖撕裂根据损伤部位可分为关节面、滑囊面和腱中部分撕裂3种类型。还可根据损伤厚度可分为:Ⅰ度损伤,损伤厚度<25%;Ⅱ度损伤,损伤厚度<50%;Ⅲ度损伤,损伤厚度>50%。全厚肩袖撕裂又可分为小撕裂(<1cm)、中撕裂(1~3cm)、大撕裂(3~5cm)和巨大撕裂(>5cm)。大撕裂或超大撕裂通常产生临床症状。根据撕裂的大小、形态和手术难易程度,将巨大撕裂伤分成4型:①新月形撕裂;②U形撕裂;③L形撕裂;④巨大退缩、不可回复性撕裂口。

肩袖损伤的治疗原则应该包括:①缓解损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去除损伤肩袖与邻近结构可能存在的撞击因素,以消除疼痛;②重建肩袖的力偶平衡机制,恢复肩关节功能。

治疗方法可有①非手术治疗: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对减轻病人疼痛有帮助。随着疼痛的减轻,开始渐进性的肌力增强训练;②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修补撕裂的肩袖而重建力偶平衡,清除不稳定的撕裂缘,扩大间隙、去除撞击因素等。并非所有的损伤都需要进行肩袖修补术。对部分层厚肩袖撕裂,Ⅰ度损伤:多主张在肩峰成型的基础上行局部清理术。Ⅱ度损伤:若损伤宽度1~2cm,可行局部清理。但因肩袖滑囊面更易因撞击发展成为全厚撕裂,因此治疗宜相对主动,若滑囊面损伤>2~3cm,应行肩袖缝合术。Ⅲ度损伤:肩袖成型和局部清理后行肩袖缝合。全厚损伤应进行肩袖缝合;③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术,是在肩峰下减压的基础上通过分离三角肌纤维进入肩峰下间隙以暴露损伤肩袖,直视下进行缝合,常用于较大的肩袖损伤,或需要进行肩袖修补术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