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直径、多孔道、多方向扇形钻孔减压术,与传统的股骨头髓内减压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七、什么是小直径、多孔道、多方向扇形钻孔减压术,与传统的股骨头髓内减压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小直径、多孔道、多方向扇形钻孔减压术(图4-5)是指股骨头较早期改变时,根据坏死的范围、面积不同,采用3.0~4.5mm的克氏针或钻头,经由股骨大转子向不同方向低转速钻4~6个扇形孔道,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传统的股骨头钻孔减压植骨术作为股骨头早期坏死的姑息性治疗已沿用多年,为延缓病程发展、减轻临床症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笔者在临床发现此种方法术后发生股骨头塌陷更加明显,疼痛症状解除不显著,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传统的钻孔减压术后发生塌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钻头的直径较粗,钻至股骨头顶部的软骨下骨,破坏了股骨头正常的力学排列结构,虽然通过骨性通道,清除了部分坏死骨质,但其中也有不少正常骨质,股骨负重区被掏空,失去了正常的支撑作用。由于股骨头钻孔髓内减压多采用高速电钻,钻头高速旋转摩擦产生高热,致股骨头内的骨细胞热灼伤发生坏死,尽管植骨也难以愈合。

而小直径、多孔道、多方向扇形钻孔减压术的优势在于:将小直径、多孔道、多方向扇形钻孔减压的截面积和减压范围相加,远远超过单孔道粗直径钻孔减压面积;由于钻头直径较细,对股骨头内创伤较小,便于调整钻头方向,减压后的结构呈“蜂窝状”,隧道与隧道之间保留了墙壁样支撑结构(图4-6),起到了缓冲压力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止股骨头减压后塌陷,有利于股骨头血运的重建。由于采用低转速钻孔减压,不产生高热,避免骨细胞坏死,有利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图4-5

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