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粤派评论丛书”编辑委员会
总 序
编者简介:
黄遵宪与粤派评论视域之开辟
《日本杂事诗》序跋
洪士伟序
王韬序
自 序
自 序
后 记
后 记
《人境庐诗草》序跋
康有为序
自 序
自 序
黄遵楷初印本跋
黄能立校刊后记
文 录
诰封通政大夫何淑斋先生暨德配范夫人八旬开一寿序(代作)
《赖山阳书翰》跋
《中学习字本》序
《先哲医话》跋
《日本文章轨范》序
《养浩堂诗集》跋
《近世伟人传》第四编书后
冈千仞诗评
题《近世伟人传》
《养浩堂诗集》跋
《养浩堂诗集》跋
评《万国史记序》
《仙桃集》序
评《与某论冉求仲由书》
《明治名家诗选》序
《藏名山房集》序
朝鲜策略
《牛渚漫录》序
《读书馀适》序
《北游诗草》序
《养浩堂诗集》序
《斯文一斑》第七集评语
《斯文一斑》第八集评语
《斯文一斑》第九集评语
《春秋大义》序
《皇朝金鉴》序
《畿道巡回日记》序
评《送佐和少警视使于欧洲序》
评《爱国丛谈序》
图南社序
山歌题记
南学会第一、二次讲义
刘甔庵《盆瓴诗集》序
《古香阁诗集》序
《梅水诗传》序
《攀桂坊黄氏家谱》序
敬告同乡诸君子
信 函
致周朗山函
致王韬函
致王韬函
致王韬函
致王韬函
复中村敬宇函
致蔡毅若观察书
致宫岛诚一郎函
致张之洞电
致张之洞电
致陈三立函
致陈三立函
致张之洞电
致张之洞电
致张之洞电
致张之洞、刘坤一、陈宝箴电
致张之洞电
致陈三立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严复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致梁启超函
《日本国志》评述
《日本国志》叙
卷一 国统志一
卷三 国统志三
卷四 邻交志一·华夏
卷七 邻交志四·泰西
卷九 天文志
卷一〇 地理志一
卷一三 职官志一
卷一四 职官志二
卷一五 食货志一
卷一七 食货志三·国计
卷一八 食货志四·国债
卷一九 食货志五·货币
卷二〇 食货志六·商务
卷二一 兵志一·兵制
卷二六 兵志六·海军
卷二七 刑法志一
卷三二 学术志一
卷三二 学术志一·汉学
卷三二 学术志一·西学
卷三三 学术志二·学制
卷三四 礼俗志一
卷三四 礼俗志一·祭祀
卷三六 礼俗志三·游宴
卷三七 礼俗志四·神道
卷三七 礼俗志四·佛教
卷三七 礼俗志四·社会
卷三八 物产志一
卷四〇 工艺志
附 录
嘉应黄先生墓志铭
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
一、种族姓氏之由来
二、幼年及少年时代
三、出使日本参赞时代
甲、关于汉学之影响
乙、琉球交涉及要求改约事
丙、朝鲜交涉及主持朝鲜外交事
丁、结束改约及朝鲜事
四、调充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时代
子、美先遣使议约及实行新例、控驳新例、保护华侨、消弭械斗事
丑、拟驳上海美商用机器制造绸缎及论贸易盈亏、税关出入、货物种类有关民生要旨
五、由美回国著述《日本国志》时代
六、调充英法参赞及新驾坡总领事时代
甲、新加坡任内呈请奏开海禁及联络内地官长保护华侨事
乙、暹法龃龉请派保护影响南洋全体倾心内响事
七、新驾坡领事内渡之原因
八、供差江南时代
子、办理五省教案清结事
丑、办理苏州开埠打破专界挽回治权事(附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
九、来京后简放使德时代
十、湖南盐法长宝道署湖南臬司时代
创办湖南保卫局及其他学堂学会事
十一、简放使日及放归田间时代
十二、家居时代
子、创兴学会设师范学堂及关于学务诸事
丑、从事著述拟著《演孔》一书
寅、论诗学
卯、闻庚子之乱拟变国体及官制
辰、各督抚延聘及抱病不能就道
巳、履历及三代
黄遵宪年谱简编
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一岁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三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九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十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十一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年)十二岁
同治元年壬戊(1862年)十五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十六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十七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十八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十九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二十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二十一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年)二十二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二十三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二十四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二十五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二十六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二十七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二十八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二十九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三十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三十一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三十二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三十三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三十四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三十五岁
光绪九年癸末(1883年)三十六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三十七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三十八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三十九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四十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四十一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四十二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四十三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四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四十五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五十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五年已亥(1899年)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五十三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五十四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五十五岁
光绪二十九癸卯(1903年)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五十八岁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