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三十一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三十一岁

在日本参赞官任内,使馆中事多待其决。

使馆公务之暇,与日本士大夫广泛交游。与日本汉学家进行笔谈,交流中日文化,留下大量史料。其中与大河内辉声(源桂阁)、宫岛诚一郎、冈千刃、增田贡等笔谈手稿有所整理面世。

是时,日本正处明治维新初期,倡导民权,遵宪初闻颇感惊怪,继而取卢梭、孟德斯鸠之说读之,心志为之一变,知太平世必在民主。与何如璋使臣言:“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本之自强,或如埃及之被逼,或如印度之受辖,或如波兰之瓜分,则吾不敢知,要之必变。将此藏之石函,三十年后,其言必验。”

八月 向石川鸿斋介绍:“《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恨贵邦人不通中语,不能尽得其妙也。”“论其文章,直与《左》、《国》、《史》、《汉》并秒。”

秋 草创《日本杂事诗》。

十月 为日人儿玉士常编辑的《中学习字本》撰序。

十月二十七日 与源桂阁及石川鸿斋笔谈时指出:“琉球小国,从古自治,近为贵国小儿辈(执政之流)所欺凌。彼臣服我朝五百馀年,欲救援之。”“近来太政官乃告琉球阻我贡事,且欲干预其国政,又倡言于西人,既与我言明归日本,专属鼠偷狗窃之行,可耻孰甚?”

父砚宾由户部主事改知府,分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