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天文志

卷九 天文志

外史氏曰:自地而上,皆天也。日月之照,星辰之明,天之覆万国者,莫不同也。苍苍者,其正色耶。舟车之所至,人力之所通,海之所际,地之所载,万国之观天,亦莫不同也。所未同者,各国推步之法耳。余观中国之志天文者有二:一在因天变而寓修省。自三代时,已有太史,所职在察天文、记时政,盖合占候纪载之事而司以一人,故每借天变,以儆人事。《春秋》本旧史而纪日食。后世史志因之,因有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之说。前代好谀之主,有当食不食,及食不及分,讽宰相上表,率百寮而拜贺者,其谬妄固不必言。而圣君贤主,明知日月薄蚀,缠度有定数,千百年可推算而得,然亦不废救护之仪、省惕之说者,诚以敬天勤民,实君人者之职,而遇灾修省之意,究属于事有裨,故亦姑仍旧贯,而不废举行,此中自有深意也。彼外人者,不足语此,遂执天变不足畏之说,概付之不论不议矣。一在即物异而说灾祥。自伏胜作《五行传》,班孟坚以下踵其说,恒雨、恒旸、恒燠、恒寒、恒风,皆附会往事,曲举证应。其他若荧惑退舍,宋公延龄,三台告坼,晋相速祸;以及德星之聚颍川,使星之向益州,客星之犯帝座,皆一一征验,若屈伸指而数庭树,毫厘之不爽者,何其妄也!夫星辰之丽天,为上下四方,前后古今之所共仰,而人之一身,不啻太仓之一稊米,乃执一人一时之事以为上应列宿,有是理乎?余观步天之术,后胜于前。今试与近世天文家登台望气,抵掌谈论,谓分野属于九州,灾异职之三公,必有鄙夷不屑道者,盖实验多则虚论自少也。若近者西法推算愈密,至谓彗孛之见,亦有缠道,亦有定时,则占星之谬,更不待辩而明矣。日本之习天文者甚少,日月薄蚀,以古无史官,阙焉不详。而星气风术之家,中古惟一安倍晴明精于占卜,后亦失传,故占验均无可言;即有之,要不足道也,今特专纪其授时之法。考日本旧用中历,今用西历,皆袭用他人法,其推步又无可称述,第略志其因革耳。若乃体分濛色著青苍,则刘知几有言:“今之天即古之天也,必欲刊之国史,施于何代不可也。”余亦以为外国之天,犹中国之天也,苟欲限以方隅,志之何地,亦不可也。作《天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