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四十三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四十三岁

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

正月 十一日,薛福成自上海乘法国“伊拉瓦第”船放洋,十六日,遵宪如约携次子及一仆,从嘉应来香港凳轮,经安南西贡、新加坡、锡兰岛、红海、苏彝士河、地中海,二月十六日抵法国马赛,十九日抵巴黎。三月初四日抵伦敦,十七日随薛使觐见英女王维多利亚温则行宫,呈递国书。使馆上行奏折由薛福成自任之;下行之文批及公牍,遵宪任之。使馆重要事项,尤以对外交涉事宜,薛使必征询遵宪意见,拟缮与英外交部官员约晤问答草稿。

七月 将命为出使人本大臣,或沮之,遂罢。

七月 作《日本杂事诗》改订本自序称:“余于丁丑之冬,奉使随槎,既居东二年,稍与其士大夫游,读其书,习其事,拟草《日本国志》一书,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辄取其杂事,衍为小注,弗之以诗,即今所行《杂事诗》事也。”又云:“使事多暇,偶翻旧编,颇悔少作,点窜增损,时有改正,共得诗数十首,其不及改者,亦姑仍之。”改订本二卷,上卷删二首、增八首,下卷删七首、增四十七首,共二百首。

九十月间 致蔡若毅观察书,陈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炼铁局一事之难:一购买之难;二运送之难;三架造之难;四制造之难。称“详举其难,并非惮其难而中止也”。“炼铁一局,尤今之急务”,此局“关系于亿万众之脂膏、数十年之国脉,至远且大”。建议“应先得铁矿、炭矿,将铁与炭寄到英国,请人明验,然后定式购器,觅地造厂,既与商人订购机器,又必须包装包建造,至安装机器能运行至日为止”。

十二月二十日 致函宫岛诚一郎《日本国志》已成书,“私谓翔实有体,盖出《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之上”。《日本国志》称道日本维新以来“步武西法,二十年来,遂臻美善”。“至于今年,遂开国会,一洗从前东方诸国封建政体”。

是年  开始自辑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