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朝鲜交涉及主持朝鲜外交事

丙、朝鲜交涉及主持朝鲜外交事

朝鲜介居中日,元伐日本,曾假道是邦,日欲攻明,亦假道全罗。大清入关,先定朝鲜,是朝鲜兴亡,与清廷有密切关系。然二百馀年,恭顺臣服,夷为郡县,固属不忍。而泰西通例所谓属国者,必主持其外交,管理其内政,而后得认为某国之所属。今日本与之订约,阳奉以自主之名,阴实行其离间之计,妄冀他日有事,中国不得预闻。英、法、美、德亟欲订约,日人且为之介,若果成于日人之手,以固其东西之交,万不如我自为之,犹得揽其权而收其利。况伊犁一案,尚未解决,俄人眈眈逐逐,欲得不冻港于东方者,已非一日;其海军卿理疏富斯基既到烟台,外间传闻,欲以所属西北利亚桦太洲之间及日本海、黄海、中国海等处,编立营制,作常驻之兵。朝鲜港口一有所失,蔓延之祸,殆不可测。乃亟上“主持朝鲜外交议”于总署暨北洋大臣,复晤朝鲜使臣金宏集于日本,剀切劝导;并著《朝鲜策略》,以警告其国人,使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以抗俄。复为之草商约,开章明义“兹朝鲜国奉大清国命与某国结约”云云,所以明主权而保属国。又作《条约问答》,反复辨难,申明其意,以释朝鲜之疑。(当时横滨法文报馆,译载全稿。日人再译,且书其篇后曰:“论黄某之官职,不如李鸿章远甚,而李鸿章之识见,又不如黄某远甚。虽然,我日本五尺童子,早经知之。惜乎!堂堂大国,至今仅有一人焉,而又未必其果能见诸施行也!”附识于此,以见日本人从来对于我国人之心理云。)复请于朝,纵必不仿西藏、青海,设办事大臣,主其内政;而一介专使,主持外交,或专司订约,使天下万国晓然知朝鲜实为我属。吾力虽不足以相庇,而取其一隅之势,与天下万国而维系之朝鲜,存其毗连于我东三省者,自可以固边圉以殖吾民。(时山西奇旱,曾上北洋大臣请借洋款移民殖边。)此对于朝鲜交涉之大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