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磁性票卡
1.磁性票卡的定义
磁性票卡简称“磁卡票”,它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具有2~3个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
磁卡上的磁涂层(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用树脂黏合剂严密地黏合在一起,并黏合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基片媒介上,因此形成了纸质磁性票卡或塑制磁性票卡。
2.磁卡票的构成
常见的磁条上有3个磁道,称TK1,TK2,TK3。磁道1与磁道2是只读磁道,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0~9)。磁道2最大可记录40个字符,磁道3最大可记录107个字符。
磁卡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磁卡构成
3.磁卡票的工作原理
磁卡票采用射频技术,属于无源射频,磁卡不能主动发出能量,但其中有线圈,能够接受读卡器发出的电磁波,然后在其中产生震荡,获得能量,将其中储存的信息发回到读卡器,读卡器接受后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余额等)再发射给磁卡,储存在其中,以便下次调用。例如公交车乘客上车和下车时分别刷次卡,这个过程读卡器能计算出车站数,然后进行收费。一根很细的金属直线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重放设备。金属直线与磁卡紧贴,方向垂直于磁卡运行方向,磁卡运行时,金属直线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切割的磁力线成正比。当磁卡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时,金属直线的感应电动势与磁卡表面剩余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4.磁卡票的优缺点
(1)磁卡的优点
可以进行机读,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可以方便地进行票卡生产,成本较低。
可以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2)磁卡的缺点
票成本相对较高,虽然可采用回收重复使用模式(地铁),但会带来要对客票进行消毒处理、提供报销凭证、客票回收后各站对其清空与分配等问题,给运营单位增加了负担。
自动售/检票系统要频繁地对磁卡票进行接触式读/写,不可避免地要每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磁头进行消磁和除尘清洗。
磁卡性的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由于需要较精密的传输机构,机械结构复杂,精密度要求高,因而设备造价较高,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另外,由于机构动作频繁,造成机械磨损后的维护成本较大。
磁条的读写次数有限,当磁卡使用到一定次数后,就会对磁条的读写产生影响。
磁卡使用中容易受到诸多外界磁场因素的干扰而改变存储内容。
由于密钥随身携带,极易被拷贝伪造,特别是现有的安全技术已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