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北京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管理规定
为了实现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联网运行,规范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根据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释义】
本市轨道交通线路自1971年发售车票接待乘客开始,在已有的3条线路中一直采用人工售检票。2003年12月31日地铁13号线(城铁线)自动售检票系统开通使用结束了北京轨道交通无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历史,同时揭开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全面发展的新篇章。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为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新线建设和既有线通过改造将全部采用自动售检票系统,届时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自动售检票系统。该系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技术的统一性是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建设和运行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制定标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为确保轨道交通自动化联网收费体系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轨道交通各线路的AFC系统应联网运行,实现乘客在路网内无障碍一票换乘(以下简称一票通),满足一卡通在路网内各线路的统一应用,实现不同运营商经营线路间的互联互通。
【释义】
(一)一票通
一票通指乘客在整个轨道交通路网内,从一条线路到另一条线路无须二次检票的自由换乘,乘客在换乘站不需要先出站进入非付费区,后再进站到另一条线的付费区的过程,而是直接在换乘站的付费区换乘到另一条线路的过程。
(二)一卡通在路网内各线路的统一应用
一卡通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IC卡技术及安全保密等技术手段建立的以售卡、充值、结算为中心业务的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主持建设运营;该系统采用由一卡通公司统一发行的非接触IC卡(简称一卡通卡)作为支付介质应用于市政、公共交通等领域。轨道交通是一卡通卡应用的支柱行业之一。一卡通卡是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车票介质,按照统一规则、统一卡片规格、统一卡片类型及统一管理运营模式在轨道交通各线路中使用。
(三)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指乘客在整个路网内任何运营线路的任一车站为出发地,以任何运营线路的任何车站为目的地;并在各车站的检票设备应能处理路网内任意车站发行的有效票卡。
第二条 轨道交通AFC系统联网运行应统一运营管理模式、票制、票务规定、收费管理模式、清分对账规则、乘客服务界面、技术规定和业务流程。
【释义】
(一)运营管理模式
运营管理模式包括运行管理模式、设备监控模式、特殊运营模式等。这些模式均能通过参数进行设定。
(二)票制
系统收费制度,指设置的票种及其使用规则和收费规则,是制定费率、票价表的基础。
(三)票务规定
包括票种的设置、车票的编号、车票有效期、优惠制度、乘车时间限定、车票回收办法、无效车票的处理、退票办法、车票个人化及丢失处理、换乘及车票调配流程等方面有关内容的管理规定。
(四)收费管理模式
包括车票类型及规则、票价表及优惠率、进/出站扣款及特殊模式处理方式、售票/检票/补票管理方式、现金管理和收益管理模式等。
(五)清分对账
包括轨道交通系统与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的清算对账和轨道交通各线路的清分对账。清算分账由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完成,其中与一卡通对账由清算管理中心和一卡通总中心完成,与各线路对账由清算管理中心和各线路中心或线路集中控制中心完成,并生成相应的对账报告。
(六)乘客服务界面
指轨道交通AFC系统终端设备的乘客服务提示和操作界面。包括终端设备上的显示屏、乘客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及操作按钮等。
第三条 轨道交通AFC系统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网络、数据传输和车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释义】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处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系统采取自动保护措施,对未经授权的用户,系统拒绝任何修改。
数据保密性是指信息或数据在处理、存储和传输时,经过加密处理,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设备才能访问和处理该数据。
数据真实性是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正确,数据在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数据始终保持与生成状态一致。
数据一致性是指存储在AFC系统各个层次和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车票)的同类数据是一致的。
第四条 轨道交通路网应设置自动售检票系统清算管理中心,作为实现轨道交通AFC系统联网运行的运营、票务、清算管理中心。
【释义】
清算管理中心
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是AFC系统联网收费的核心部分,完成轨道交通统一清算、统一车票发行和管理、联网收费所必需的统一运营管理。该中心收集、处理系统内交易数据,下达系统网络化运营指令,下载运营参数,同时为系统提供安全机制和严格的操作规程。
第五条 轨道交通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运营商经营线路的AFC系统参与联网运行时应采取统一收费、按比例分成的运营模式和清算原则。
【释义】
轨道交通联网应按统一收费原则执行,包括统一票价表、统一收费参数定义、统一收费方式等,各运营商通过协议规则,按比例进行收益分成。
第六条 轨道交通AFC系统票制采用基本票制和辅助票制。基本票制采用计程票制,辅助票制为计时票制。
【释义】
(一)计程票制
按乘车里程或车站到车站区段收费。
(二)计时票制
按在付费区内停留的时间计费。
第七条 路网内发行和使用的车票为轨道交通专用票和市政交通一卡通发行的储值票,车票媒介采用非接触IC卡。
【释义】
(一)轨道交通专用票
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发行的车票,包括单程票、出站票等回收车票,以及纪念票、计次票等不需回收的车票、轨道交通储值票和预留车票等。
(二)一卡通储值票
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发行的非接触储值IC卡,该卡片不仅可以在轨道交通各线路中使用,还可在市政交通其他领域如公交、出租车等行业使用。
第八条 轨道交通AFC系统应采用封闭式收费管理系统。
【释义】
封闭式收费管理
封闭式收费管理指整个轨道交通的AFC系统所管辖的各运营线路的所有车站均设置进站/出站检票设备,并通过检票设备将车站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乘客必须在出发车站通过进站检票设备,进入付费区,才能去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车站后,乘客必须通过出站检票设备结清车费,才离开付费区的乘车过程。
第九条 系统基本扣款方式为进入付费区检票设备检票不扣款,出付费区检票设备检票结算。当运营模式需要时,系统能够支持进入付费区检票设备检票扣款。
【释义】
当运营模式需要时,系统能够支持进入付费区检票设备检票扣款
在系统降级运营模式或紧急模式状态下,乘卡无须刷卡即可出站时,乘客所使用的票卡缺少出站记录。在下一次使用该票卡进站时,自动检票设备能够判断并按规定扣除上一次所需费用,且能够处理本次交易。
第十条 AFC系统设计能力应满足超高峰客流量的需要,设备配置数量按近期超高峰客流量计算,按远期超高峰客流量预留位置与安装条件。
【释义】
为满足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在设计AFC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客流因素,科学合理的计算设备配置数量,应满足近期超高峰客流需要,同时按远期客流预测作预留条件。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各层职责功能
第十一条 北京轨道交通AFC系统应由四层组成,分别为:
第一层:清算管理中心系统(ACC)
第二层:线路中心系统(LC)
第三层:车站计算机系统(SC)
第四层:车站终端设备
【释义】
AFC系统结构应由四层组成
按照联网收费的业务要求和管理职责要求,总体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ACC系统是联网收费系统的清算管理中心。第二层LC系统是所辖线路的控制和管理中心。第三层SC系统管理和监控车站终端设备。第四层车站终端设备是直接服务于乘客的部分,执行系统设置,完成各种交易,生成各种交易数据。
由于轨道交通将出现多个运营商或单运营商运营多条线路的情况,运营商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管理机构从所管辖线路的LC收集各种所需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必要的管理。
第十二条 AFC系统总体功能主要包括:售检票作业处理、票务管理、运营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清算对账管理、统计查询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以及运营模式的监控管理等。
【释义】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是以先进的集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及安全保密技术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自动收费系统。系统具备多项管理职能,各层根据整体要求实现管理职能。
第十三条 ACC应实现轨道交通路网内各运营商的统一协调系统运行;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与一卡通系统间的清算、对账,各线路间的清分、对账以及数据处理;实现轨道交通专用票的统一发行及管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对外的信息服务;实现系统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满足必要的运营模式需求;实现各LC有效接入ACC。
【释义】
ACC作为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完成统一清算、统一车票发行和管理,制定安全保密规则并生成系统IC卡车票密钥、生成SAM卡等,同时ACC提供测试平台环境,实现各线路LC顺利接入ACC。
第十四条 ACC统一制定联网运行有关的制度、规则和流程,包括收费制度、车票安全保密规则、清算对账业务规则、车票发行、车票使用及调配流程、运营模式控制流程、参数编码规则、终端设备乘客服务界面的规定和系统接口规则等。
【释义】
(一)运营模式控制流程
指运营模式的设置及生效执行过程。
(二)条文中涉及的规则、流程等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ACC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收集、统计、分析、查询运营数据;统一对车票进行初始化,进行车票调配及车票跟踪等;与LC清分对账、与一卡通系统清算对账;完成ACC内部及接入系统间的网络管理;提供与LC系统、一卡通系统及其他系统相连的接口;提供测试平台系统;系统维护;设置并下载票价表、费率表、车票种类、运营模式、联乘优惠率等参数;提供系统标准时钟;接收、生成、上传、下载黑名单;数据备份及恢复,系统灾难异地备份;建立安全密钥体系,生成系统密钥,进行密钥管理;制作、发行系统内使用的SAM卡,完成交易数据TAC码认证;入网设备注册、认证及授权;ACC系统内用户权限管理等。
【释义】
(一)车票跟踪
包括跟踪车票的位置、车票的状态、车票的交易、车票账户的变化。单程票跟踪车票的位置,为车票配送和流通提供统计数据。轨道交通专用储值票跟踪车票的状态、车票的交易及车票的账户,监视车票非正常使用的情况。
(二)联乘优惠率
指对路网内换乘给予的收费优惠额度或轨道交通给予由其他交通工具换乘到轨道交通的优惠额度。
(三)系统灾难异地备份
指建立在第三方的数据或系统备份,至少为数据备份;异地灾难备份为应付不可抗拒灾难而建立,灾难备份包括异地数据恢复及备份数据管理等内容,一旦灾难发生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处理,以延续系统运行和业务运作。
(四)安全密钥体系
指IC卡交易安全所需要的安全密钥管理。安全密钥体系是指IC卡密钥产生和分散、SAM密钥生成和应用确认、交易数据TAC码认证、IC卡密钥保管、检验、使用、更改、销毁等多方面保护IC卡及交易安全的综合管理系统。所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密码生成、分发和保管;发卡安全控制;发行母卡、SAM卡、管理卡、操作员卡、票卡等,以及IC卡交易及设备认证等。
第十六条 LC接受ACC系统参数及指令,实现所监控线路AFC系统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协议上传相关数据;与ACC对账;实现所辖线路票务管理及设备管理;当通信故障等必须由线路独立运行时,LC独立管理所辖线路AFC系统运行。
【释义】
票务管理
对车票进行综合管理的特定过程。车票管理包括车票的设计、制作、库存管理、发放、回收、销毁和统计等主要内部环节,同时包括车票销售、使用、补票、退票等乘客使用环节内容。
第十七条 LC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监视系统运行状态,收集、统计、分析、查询运营数据;接受ACC的车票调配指令,完成在本线路流通的车票调配;与ACC清算对账;设置站区功能。接收ACC下载的车票种类、票价表、费率表、运营模式等参数,并通过SC下载到终端设备;对线路间共用车站AFC设备的SC进行(协议)管理;接收时钟信号完成时钟同步;接收、上传、下载黑名单等。LC系统内安全访问控制,系统内权限管理;数据审核、数据备份及恢复;设备入网注册;系统间安全访问控制。
【释义】
站区
站区是在线路中管理相临若干车站的管理机构,具有管理所辖车站票务和运营的职责。
第十八条 SC接受LC管理指令,管理本站系统运行。SC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监视和控制车站终端设备运行状态,根据需要启用紧急模式;接受LC车票调配指令,管理车站内车票流通;收集、传输、统计运营数据。接收并自动下载票价表、车票种类、运营模式等参数,接收时钟信号完成时钟同步;数据备份及恢复,用户管理。
【释义】
启用紧急模式
紧急模式由系统进行定义。车站根据现场情况,通过SC操作或根据FAS系统的指令起用紧急模式。启用信息上传LC,再由LC上传ACC。
第十九条 车站应设置售票、检票、补票、充值及查询类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的基本功能应包括:终端设备接受系统参数及指令,完成规定操作及信息提示,生成并上传全部交易数据、审核数据,生成日志数据;按要求存储数据;设备故障自诊断,设备故障提示;当通信故障等条件下独立运行时,数据可通过外部媒体导出,故障恢复后数据自动上传。IC卡读写器支持多SAM模块同时工作,具备4个ISO7816-1/2/3标准的SAM插槽。系统终端设备应满足联网收费的要求。设备种类及具体功能见表1。
表1 设备种类及具体功能
(续表)
【释义】
(一)补票
需进行补票业务处理的情况主要包括:无票出站,车票损坏无法出站,车票缺少进站记录无法出站,单程票超程超时无法出站等。
(二)设备故障自诊断
在不需要外部测试设备和任何外部工具情况下诊断和检修设备。它可以在当地被设备自身或来自远程的应用程序所调用,至少应包括:显示当前故障代码;设备通信状态监测;设备内部各模块及主要故障点的传感器检测、动作监测及功能测试;设置系统模式及其他测试参数等,以便检测和修复设备功能。
(三)审核数据
设备记录的唯一交易记录序号、交易状态等涉及交易方面的数据及设备故障等方面的数据,用于清算系统及设备管理系统检查数据逻辑及设备工作状态。
(四)日志数据
指设备工作状态的流水记录,通常用于设备维护及设备故障排除。
第三章 车 票
第二十条 轨道交通专用票可包括单程票、出站票、往返票、福利票;一日票、区段计次票、区段定期票、纪念票(定值纪念票、计次纪念票、定期纪念票)、员工票、车站工作票、储值票(预留)及其他预留车票等。
【释义】
预留车票
指在本规定中要求的票种以外,根据运营需要可能增加的票种。
第二十一条 轨道交通专用票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轨道交通专用票规格采用ISO14443 TYPE A标准。
(二)轨道交通专用储值票、区段计次票、区段定期票、计次纪念票、定期纪念票、员工票和车站工作票等车票规格应符合ISO 14443 TYPE A标准的Mifare©1。车票封装材料可采用PVC/PET等。
(三)轨道交通单程票、出站票、往返票、一日票、福利票、定值纪念票等车票规格应符合IS14443 TYPE A标准的Mifare©Ultra Light。车票封装材料可采用PVC等,卡片外形尺寸为86mm x 54mm x 0.50mm。
(四)轨道交通专用票预留规格应符合ISO 14443 TYPE B。
【释义】
(一)Mifare®1
为ISO 14443标准规定的TYPE A非接触IC卡中的一种,卡片有1 K字节的存储空间。
(二)Mifare© Ultra Light
为ISO 14443标准规定的TYPE A非接触IC卡中的一种,卡片有64字节的存储空间。
第二十二条 车票的使用和回收方式为:
(一)乘客凭有效车票经检票设备检票进入付费区,凭有效车票经检票设备检票出付费区。
(二)区段计次票、区段定期票、计次纪念票、定期纪念票、员工票、车站工作票和轨道交通专用储值票的车票使用方式为进出站须刷卡。
(三)单程票、出站票、往返票、一日票、福利票、定值纪念票车票使用方式为进付费区时须刷卡,出付费区须将卡插入检票设备。
(四)单程票、出站票、往返票、福利票为回收类车票。其回收方式分别为单程票、出站票、福利票出付费区时由检票设备回收;往返票往程出付费区时不回收,返程出付费区时由检票设备回收。回收车票可在站内或系统内循环使用。
(五)除回收类车票外,其他车票均为不回收类车票。
【释义】
(一)有效车票
检票设备判断车票是否具备进站和出站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车票内的发行信息、金额、有效期和是否列入黑名单等。
(二)刷卡
进出站时,乘客持车票在读卡器上表面进行读写和处理的一种操作方式。操作后车票仍在乘客手里。
(三)插入检票设备
进出站时,乘客将车票插入检票设备的插槽口,以便检票设备方便对IC卡处理和回收的操作方式。车票插入后,车票由检票机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判别车票返还乘客还是被检票设备回收。
第二十三条 车票初始化和种类定义地点为:
(一)轨道交通专用票统一由ACC进行初始化。
(二)一日票、区段计次票、区段定期票、定值纪念票、计次纪念票、定期纪念票、员工票、车站工作票由ACC定义车票类型。
(三)单程票、往返票和福利票由售票设备定义车票类型。出站票由补票设备定义车票类型。
【释义】
(一)车票初始化
车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车票初始化。车票初始化时车票编码由清算中心统一分配,并保证其唯一性,同时生成并写入车票安全密钥。写入车票内的初始化数据都将上传至中心计算机系统,并生成车票初始化详细清单和统计报告。
(二)定义车票种类
车票初始化时可以同时定义车票种类,但对部分车票在ACC只作初始化不定义车票种类,该部分车票种类定义在车站发售或补票时完成。
第二十四条 轨道交通专用票车票种类定义等说明,见表2所示。
表2 北京市轨道交通专用票车票种类定义表
(续表)
一卡通储值票的票种和定义参见《一卡通在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技术标准》
【释义】
持可免票证件
指持有免费乘车证件的离休人员、不在职革命伤残军人、盲人可免费乘车,乘车时须前往售票室凭有效免费乘车证件领取本次乘车车票。
第二十五条 ACC通过LC上传的轨道交通专用票交易数据及状态信息,完成车票跟踪。
【释义】
各LC将轨道交通专用票交易数据及状态数据的上传,ACC才可实现车票跟踪。
第四章 系统重要参数及管理
第二十六条 票价表应根据票制制订,由基本票价结构和实施规则组成;票价表应包括费率表、适用票种、实施日期及时间等内容。费率表应表示车站到车站的乘车费用。轨道交通各线路采用统一的票价表格式,各线路票价表及费率表应报送ACC,由ACC审核并生成后,下发至各LC执行。
【释义】
参与轨道交通系统联网运行的线路制定统一的票价表是实现“一票通”基本前提条件,票价表的制定是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严格的流程。
第二十七条 系统运营模式包括正常运营模式、降级模式和紧急模式。正常模式由系统默认,系统降级模式包括:车费免检模式、进出站次序免检模式、时间免检模式、日期免检模式等。降级模式信息由LC上传ACC,由ACC进行设定,并下发到全系统。紧急模式由SC或FAS系统启用。紧急模式信息上传LC,LC上传到ACC,由ACC下载到全系统。其他车站终端设备依据系统指令启用相应的模式。系统应具备模式扩展能力。
【释义】
(一)正常模式
为系统默认模式,该模式处理正常状态下的售补票及乘客进出站处理。乘客持票进站,进站闸机检验车票有效后,放行乘客;无效时阻挡乘客,并显示相关信息,引导乘客进行下一步操作。乘客持票出站,出站闸机检验车票有效时,放行乘客;无效时阻挡乘客,并显示相关信息,引导乘客进行下一步操作。
(二)车费免检模式
当出现地铁车辆、设备故障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部分车站暂时中止运营服务,某一方向已购票乘客无法到达目的地或行程超出目的地站时,AFC系统将被设置为“车费免检模式”。被设置“车费免检模式”的车站,出站闸机将不对相应方向车票数据进行检验。
(三)进出站次序免检模式
当客流量集中进站或出站超过车站容量或因设备故障需要时,可依据系统指令启用“进出站次序免检模式”。不同车票的进出站次序免检模式,见表3所示。
表3 不同车票的进出站次序免检模式
(四)时间免检模式
系统采用计程、计时票制时,因轨道交通自身原因,乘客乘车时间及在站停留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系统指令启用“时间免检模式”,不检验车票时间信息,但仍检查车票的票值,车票按正常方式扣款。
(五)车票日期免检模式
因轨道交通自身原因造成车票过期或特殊需要,系统指令启用“日期免检模式”,不检验车票日期信息,允许过期车票在一段时间内正常使用。
(六)紧急模式
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乘客紧急撤离车站时,启用“紧急模式”。闸机处于全开状态,乘客出站不检票。回收票一段时期内可按规定再次使用;非回收票下次进站时补齐出站记录,不收取上次乘车费用。
(七)模式扩展能力
随着运营实践和业务的增加与拓展,为保证日后的需求,系统预留模式增加的空间,便于系统模式升级。
第二十八条 ACC设置独立的时钟系统,该时钟系统为北京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提供标准时间信号。
【释义】
ACC系统时钟源无论取自何方,轨道交通AFC系统所有时钟均以ACC的时钟为标准时钟进行同步。
第二十九条 轨道交通专用票黑名单数量不少于20000条,一卡通储值票的黑名单数量为20000条。车站设备应具备储存和处理不少于40,000条黑名单记录和20组黑名单记录的能力。轨道交通系统生成的黑名单及一卡通系统下载的黑名单由ACC统一下发各LC。
【释义】
黑名单记录
乘客挂失登记或系统跟踪监测到不正常发行、出售和使用的车票,均被列入黑名单记录范围。黑名单包括一卡通黑名单和轨道交通黑名单,其中一卡通黑名单由一卡通总中心产生,轨道交通黑名单由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产生,两组黑名单由ACC统一下发到LC、SC及终端设备执行。
第三十条 系统运行时间应包括黑名单下载时间、清算时间、对账时间等。系统运行时间由各运营商协商后经ACC统一下发。
【释义】
轨道交通AFC系统根据系统要求有明确的时间作业序列要求,如黑名单应在系统每日开始运营前下载,清算时间包括清算数据截止时间、清算时间需要统一制定,以使各对账单位有统一计算的依据;对账时间是系统完成清算后核对双方清算结果的时间,也需要统一规定,以使ACC及各线路(包括一卡通)便于实施。系统运行时间由ACC参数设置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包括特殊模式的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等)。
第三十一条 系统内设备应具有唯一编码,设备编码由行业代码、轨道交通线路代码、设备类型代码、车站代码和设备代码组成。
【释义】
(一)行业代码表示轨道交通行业代码。
(二)轨道交通线路代码表示线路编码。
第五章 系统通信网络及接口
第三十二条 系统应通过轨道交通专用通信传输通道或设置AFC专用传输通道进行数据通信。各LC系统应分别与ACC系统连接。各独立网络系统间应设置安全系统。网络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ACC与一卡通系统之间、ACC与LC之间的通信接口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的接口。
【释义】
本条含义是可以利用通信专业提供的通信线路组建轨道交通AFC系统总体网络,也可独立建立轨道交通AFC系统总体骨干网络。
第三十三条 网络数据传输应支持批量文件传送、实时和非实时等传输方式;支持单播、组播及广播等传输方式。
【释义】
(一)批量文件传输方式
是一次完成传输多个数据文件的数据传输方式。
(二)实时和非实时传输方式
实时传输,是指与生成传输数据时同步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非实时传输,是指与生成传输数据非同步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三)单播、组播及广播传输方式
单播是指由一个通信节点向网络内另一个通信节点播发消息的数据传输方式;
组播是指由一个通信节点向网络内的一组通信节点播发消息的数据传输方式;
广播是指由一个通信节点向网络内的所有通信节点播发消息的数据传输方式。
第三十四条轨道交通AFC系统中所有服务器、网络及终端设备应统一配置IP地址。
【释义】
IP地址
即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地址,用以唯一确定采用网际协议的网络内各个通信节点(包括AFC系统中的计算机主机和各终端设备)的地址值。它由四个数值和三个分隔点组成,可以确保网络内的数据准确地进行路由选择和传输。
终端设备使用静态或动态IP地址设置方法。AFC的主要终端设备(如AG,BOM,TVM,TEM等)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用于低层的传输层通讯、通讯监控,也能用于机器识别;一些手持终端设备(如手持验卡机)的IP地址是动态设置的,是可变的,它在上网登录的时候,由系统动态分配一个IP地址,用以与网络内的其他通信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第三十五条 系统网络管理应包括网络状态监视、故障预警通知、配置管理、性能报告及分析、安全访问控制等。
【释义】
(一)网络状态监视
中心系统对网络状态监视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状态及网络数据传输状态的监控。系统监控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修改网络设备参数;系统监控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状态,如数据流量、数据接收及丢失状态等,并对系统网络设备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对系统网络状态及数据传输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生成系统网络运行报告。
(二)配置管理
网络中所有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车站终端设备的设备编码(标识)及其IP地址的对照和配置管理。
(三)安全访问控制
安全访问控制包括实体鉴别、安全消息服务以及通过网络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施完成的网络访问控制。
第六章 其 他
第三十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相关专业应满足本规定的要求,同时遵循《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和《一卡通在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技术规定》。
【释义】
(一)建设和运营
建设主要指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新建设项目和轨道交通原人工售检票改造为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改造项目。运营表示对建设完成的线路(含AFC系统)的运行及运营管理,主要包括本规定中对于ACC职责要求、LC职责要求、SC职责要求和车票管理等规定的内容,以及ACC运营单位和各线路运营单位在运营中所必须完成的业务等。
(二)相关专业
主要包括通信传输系统、防火(灾)报警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和建筑结构等。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具体实施的相关细则另行规定。本规定由主编单位进行解释。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释义】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联网运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分步骤建设实施各线路AFC系统和运营时,必须严格遵循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