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lC卡票
1.IC卡的定义
IC卡又称集成电路卡,它是在大小和普通信用卡相同的塑料卡片上嵌置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构成的。集成电路芯片可以是存储器或向处理器。带有存储器的IC卡又称为记忆卡或存储卡,带有微处理器的IC卡又称为智能卡或智慧卡。记忆卡可以存储大量信息;智能卡则不仅具有记忆能力,而且还具有处理信息的功能。IC卡是1974年一名法国新闻记者发明的。由于便于携带,存储量大,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IC卡可以十分方便地存汽车费、电话费、地铁乘车费、食堂就餐费、公路付费以及用于购物旅游、贸易服务等。
IC卡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IC卡是指集成电路卡,一般用的公交车卡就是IC卡的一种,一般常见的IC卡采用射频技术与IC卡的读卡器进行通讯。IC卡与磁卡是有区别的,IC卡是通过卡里的集成电路存储信息,而磁卡是通过卡内的磁力记录信息。IC卡的成本一般比磁卡高,但保密性更好。
2.IC卡的分类与特点
(1)根据镶嵌的芯片的不同划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超级智能卡。
(2)根据卡与外界数据交换的界面不同划分为:接触式IC卡(如图4-3所示)、非接触式IC卡(如图4-4所示)、双界面卡。
(3)根据卡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划分为:串行IC卡、并行IC卡。
图4-3 接触式IC卡
图4-4 非接触式IC卡
3.IC卡的外形与设计
(1)筹码型IC票卡
筹码型IC卡是在直径为30mm、厚度为2mm的非金属材料圆盘内,嵌装集成电路芯片及天线,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与筹码读写器进行操作的IC卡,简称筹码(TOKEN)。筹码型IC票卡如图4-5所示。
图4-5 筹码型lC票卡
(2)异型IC卡
标准卡为国际统一尺寸的卡品,它的尺寸是85.5 mm×54 mm×0.76 mm。而今由于个性的需求印制不受尺寸的限制,导致了在世界各国出现不少形形色色的“怪异”卡,此类卡我们称为异形卡。
异型卡并不是指某种类型的卡。通俗地说,形状上不规则的都可以称作异型卡。异型卡内可以封装各种各样的芯片,也就是说可以具有多种不同功能。异型IC卡如图4-6所示。
图4-6 异型IC卡
4.IC卡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地铁车票根据乘车次数划分,可有单程票及多程储值票。目前,储值票的介质已由传统的磁卡逐渐被非接触IC卡所取代。根据IC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存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目前非接触IC卡是各国地铁储值票的首选介质,在我国香港、上海、南京地铁的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中储值票就选用了非接触IC卡。
2002年4月24日,广州地铁一号线磁卡自动售检票系统替换为非接触IC卡系统改造全面启动,广州地铁一号线成为国内外地铁率先使用“代币式”非接触IC卡的地铁,同时也是我国内地第一个车票全为IC卡的地铁。
1999年3月1日起,上海一号线全面启用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全面启用,聚酯材料制造的地铁磁卡车票全面取代纸质车票。2005年9月开始,上海地铁改用IC卡。
2008年6月9日,作为老线更新改造工程的成果之一,北京地铁启用自动售票系统,人工售出的纸质车票停用,取而代之的是非接触式IC卡车票。乘客只需在地铁出入口的自动检票机上刷一下车票或是“一卡通”即可完成进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