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桥建设

一、路桥建设

(一)道路

在景阳镇,各村庄之间都有或宽或窄的小路通行,从峡谷到高山还有三条由一级级石阶修成的大路,分别位于双土地、大径口、母猪口。这三条路曾经是村民走到镇外以及各村庄之间相互走动的重要通道,属于旧时的官道。大约从1958年起开始修建公路,这条公路就是现在的天二公路的前身。公路建成以后,每天有一班县城与官店对开的客车,村民称为班车。班车在景阳设有停靠站,因为一天仅有一趟,极难购到车票,从景阳到县城仍然十分艰难。遇到大雪封山时节,班车不会运行,高三补课的学生常常搭货车去县城,直到80年代末依然如此。很多个春节期间,因大雪封山,回城的140敞篷大货车(一种用于货运的大卡车)拖了一车厢学生去县城,学生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途经花坪若再遇大雪则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当年在外求学的官店镇和景阳镇居民都有艰难搭车的记忆。村民日常出行仍以步行居多,前面提到的三条大路依然是人们的主要来往通道。因为车少,又害怕晕车,有一位被评为劳模的妇联主任,曾步行了三天到县城开授奖大会。

90年代前景阳的公路交通,用“比登天还难”来形容毫不为过,由于车少人多,若要乘车远行,许多不住在站点的乘客常常不到5点就起床,再走几小时山路到公路边等待班车,或者提前一天到离公路近的亲戚家住一晚再去候车。当时班车的容量是35座,但常年处于超载状态,有的学生从门口无法挤到车上,常被亲友从车窗塞进去。这种状况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才逐步改善,有极少数先富起来的村民开始购买巴士车跑客运,或者买双排座的皮卡车兼跑客运和货运,班车的交通压力逐步减轻。具体情况将在后文中介绍。

21世纪公路改扩建以后,关口隧道打通,路况有所改善,县城到景阳的距离和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当天往返。不过主路由于超载货运车的碾压,经常损坏,常在维修状态。很多村民为方便出行,纷纷出钱出力修路,多数家庭都修好了通往自家门口的毛公路,除大货车不能通行外,其余车辆基本可行。不过,在这种狭窄的毛公路上会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桥梁

以往清江南北在景阳河段是没有桥的,过河通过小木船摆渡,曾经设有义渡,据清同治《建始县志》记载:“清江麻根垱义渡在县南一百三十五里,系监生黄兆清等捐设。”县城和景阳镇通车以后,专门在河面上设置渡船,由渡船在河两岸跑,专门负责将客车运送至对岸。不坐客车需要过河时还得靠小木船运行。由于没有桥,清江南岸的景阳人民和官店人民走出去相当困难,到县城求学的学子们往往要花一整天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遇上狂风暴雨或大雪结冰等恶劣天气,渡船不能摆渡,还得等待一天,两岸人民深受无桥之苦,急切盼望修通桥梁。

据在省城工作的H回忆,他在县城上高中时,铁索桥还没修,每次去学校乘坐班车还得用轮渡过河。寒假后开学时雪下得特别大,汪家垭一带的道路都结了冰,班车不敢通行,轮渡也没运行。那时候打电话也不方便,无法及时向学校请假,又担心误了课,只好先坐着小船到河对岸。当时风特别大,船上溅了水的地方也结了薄冰,小船飘飘摇摇往对岸划,H非常担心小船翻掉,幸好还是安全到了对岸。下船后,H拾级而上,与另一个同学一起从关口艰难步行到花坪。在花坪街上住了一晚再走到红岩寺才等到班车,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赶到县城。近几年H再回家乡,发现车已不用从坡陡弯急的汪家垭盘山而下,直接穿过关口隧道就到了。从县城到老家只需2小时左右,交通状况早已今非昔比。

1.铁索桥

1990年,景阳铁索桥终于建成。该桥全长225米,宽6米多,高出清江河床125米,铁索桥由碗口粗的钢丝连接,上面铺着来自东北的红松木板。该桥是建始县清江南岸景阳、官店两镇群众及生产生活物资进出的必经之路。通行之时,两岸人山人海,鼓乐喧天。坐在车上从桥面经过,车辆碾压桥身发出的声音仿佛火车驶过铁轨的声音一样。走在桥上,吹江风,欣赏脚下清澈的清江河,感觉十分惬意。许多过往车辆经过这里都要短暂停留,有的乘客干脆步行过桥,感受桥梁终于建成的喜悦。附近居民一到晚间就来到桥上吹江风,欣赏美景,心中顿生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现在该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一个观景台,又是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桥自身也是一处难得的风景。

铁索桥的建成改变了山区人的贫穷落后面貌,使更多的人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山外更为广阔的世界。物产进出的方便也使得村民售卖农林牧渔产品成为可能,从而拓宽了增加农业收入的途径。然而,水布垭库区蓄水以后,景阳铁索桥必须连同老镇一起被淹没,就此结束其使命。按照计划,成为库区的清江景阳河段未来将通行高达2000吨的货船,这座以一桥飞架绝壁称奇于世的景阳铁索桥已成了货轮通行的阻碍,拆除迫在眉睫。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景阳人纷纷回乡与铁索桥合影留念,铭记铁索桥曾带给两岸人民的便利和美好记忆。

在老桥被拆新桥未建好期间,为保证清江两岸客货通行,建始县投资100万元在景阳河铁索桥上游20米处南北两岸修建了临时客货码头,直到新桥建成通车。

2.水泥桥

新的景阳河大桥于2004年开始动工,2008年1月22日正式通车。它是清江水布垭库区淹没区交通复建项目和天二公路的重要子项目。桥身位于新镇附近。这是一座投资达5884万元的钢拱水泥桥,全长518.08米,桥面宽11米,主桥净跨260米,其主孔跨度之大是省内在建桥梁之最。水泥桥的通车彻底改变了两岸的交通状况,使公路通行变得风雨无阻。昔日的铁索桥是一道消失的风景,而新的景阳河大桥又成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游轮从桥下经过时,抬头仰望的游客,欣赏青山掩映下的雄浑大桥,应该会觉得该桥颇有“一桥飞架南北”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