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常用量词

三、常用量词

为明确表示时空的量会用到相应的量词,量词的使用便于区分它所限制的内容。比如一栋屋和一间屋,虽然限制对象的语言展现形式一样,但内涵是不同的,前一个“屋”指“房子”,后一个“屋”指“房间”。许多量词都与时空表达有关系,为了全面观照恩施方言中的量词,本书也把少数没有表达时空信息的量词放在本节一起讨论。

(一)时量词

时量词主要用来表达时间的长短,用来给时段计量。当地常用的时量词有“年”、“月”、“天”、“钟头”等,如“夫妻俩起早贪黑,花了3年5个月又20天,终于建好了新房”。

(二)名量词

名词因其有代表人和事物名称的特性,带有很强的空间性,尤其是代表个体事物的名词。如“房子”、“楼宇”、“山”、“河”等等。名词空间性的获得还可以通过量词来强化,“高度发达的量词系统正是现代汉语名词空间性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4]

(1)对房子和器具的计量。对房子的计量不多,大致包括一栋屋、一间屋、一层楼、一个偏厦、一个院坝、一层板壁、一壁墙等。

对器具的计量主要有一根扁担、一个碗、一双筷子、一口锅、一只水桶、一把刷帚、一把扫帚等。部分器具名称常借用为量词。如:一撮箕、一簸箕、一撮瓢、一花篮、一背篓、一背架子、一筛篮、一水桶、一水缸、一水瓢等。

(2)对山川河流的计量。主要有一座山、一架山、一条河、一壁崖、一条沟、一个山包、一个垭口、一条槽、一方石头、一个天坑、一潭水、一口水井等。

(3)对衣食的计量。与衣物有关的含量词短语主要有:一身衣裳、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子、一双鞋垫子、一双袜子、一颗扣子。对帽子所使用的量词常见的是“个”,后逐渐采用了“顶”。

与食物有关的量词组合主要有:一锅饭、一甑子饭、一碗饭、一碗稀饭、一碗汤、一调羹汤(指一汤匙汤)、一把面(指生面条)、一碗面(指煮熟的面条)、一块肉(未经加工的生肉)、一坨肉(加工煮熟的块状肉)、一片肉(蒸或炒熟的肉)、一砂锅肉、一碗扣肉、一坨糖(多指包谷糖)、一罐子糖(多指白糖)、一个粑粑、一个猪蹄子、一缸水、一桶水、一杯水、一盘子菜、一锅菜、一罐子蜂糖、一火洋芋(指烧在火炉上的洋芋)。

(4)与家畜有关的计量。相关的量词组合有:一只鸡子、一个猪子、一头猪、一只羊子、一只狗子、一只猫娃儿、一只猫子、一匹马、一桶蜂子。与家畜喂养有关的量词组合主要有一篮子猪草、一锅猪食、一桶猪食、一槽猪食、一捆牛草、一捆包谷梗子、一把壳叶子、一把牛草、一把羊草、一撮瓢包谷籽、一口袋洋芋、一撮箕红苕等。

(5)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计量。劳作工具通常用“把”计量,如一把挖锄、一把薅锄、一把斧子、一把砍刀等,肥料计量根据肥料的差异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一堆火粪、一口袋化肥、一池子大粪、一桶粪水等。

以上量词体现的空间状态有点状、块状、容器状等,另外还有线状,如:一串广椒、一筷子面条、一根面条等。

恩施地区看待粮食和家畜都讲究量的充盈,体积以大为美,数量以多为美。以前文对“肉”的限定为例,烹制方式灵活多样,或蒸或煮或炒,但量一定要大,切块也要大,要以坨或片来呈现。景阳地区的年肉远近闻名,一方面是因为味道,另一方面是因为切片大。每一片有一巴掌大一指厚,当地居民多豪爽大气,吃肉喝酒都要尽兴。年肉在灾荒年月是难得的美味,现在就连村民自己也吃不了多少,外乡人见了肉的堆头(指所占体积)一般都不敢动筷。

(三)动量词

当地跟动作行为有关的量词主要有“回”、“餐”、“趟”等,用来计算动作的数量,如“跑一回打一餐”。此处的“餐”相当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