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文
陈建宪.湖北薅草锣鼓的分布与特点[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陈淑梅.从汉民族文化看汉语方言的特殊称谓[J].江汉论坛,2010(3).
崔希亮.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2(1).
邓玉峰.武陵山区男童2005年与2010年体质测试的对比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丁宏.东干人命名习俗考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6).
付静.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文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4).
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9(1).
李向农.论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的功能类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李向农.时点时段的内涵及构成与汉语社会的时间观念[J].世界汉语教学,1995(2).
李宇明.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中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9).
李宇明.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J].中国语文,2012(4).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坡脚土家族社区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5.
刘顺,潘文.句法位置对名词空间性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江佳慧.清江流域的亲属称谓——以景阳镇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江佳慧.恩施方言语汇中蕴含的土家族婚恋习俗[J].民族论坛,2013(8).
江佳慧.恩施方言词“白”[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12).
罗福腾.胶东方言语言崇拜与民俗[J].民俗研究,1991(3).
毛毳.古代乳名禁忌和民俗心理[J].文艺研究,1993(2).
孙晔,崔荣荣.民间服饰中的辟邪现象[J].纺织学报,2012(9).
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0(5).
王蕊芳,等.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中医药文化内涵[J].中国民间疗法,2009(12).
向柏松.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王远新.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俞理明.“二杆子”杂考[J].燕赵学术,2013(1).
余求真.方位名词用法的认知解释[J],人文丛刊:第三辑,2008(00).
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章宪昭.中国多民族兄妹婚神话母题探析[J].理论学刊,2010(9).
章立明.兄妹婚型洪水神话的误读与再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钟敬文.民间节日与民族文化[J].民族艺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