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称谓
其他称谓主要是自称和他称两大类。其中自称常常体现出野蛮特点,部分他称带有贬义。
1.自称
男性骂人时常自称“老子”,当地可用“老子”作“父亲”的背称,如“我老子今年满70岁”。个别不文明的人以“老子”代替人称代词“我”的功能,如:“老子今早出门就跶一跤,把老子跶疼完哒。”或者将“格老子的”用在话语开头或末尾,用以发泄不满。女性骂人时常自称“老娘”。
2.他称
(1)特征称谓。分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根据身体特征而设的称谓主要有癞子(因病而不长头发的人)、眨巴眼儿(眨眼频率特高的人)、扯巴眼儿(有一只眼睛不自然的人)、萝卜花(一只眼睛失明的人)、瘫子(瘫痪的人)、聋子、哑巴、跛子(脚有毛病的人,音/pai55/)等,这些称谓多带有歧视性,不宜面称。称智力低下者为“哈哈儿”、“哈宝儿”或“醒醒”(弱智),该称呼也不用于面称,除非是有意侮辱。对精神失常的人称“邪子”,对疯狂的举动用“邪神武道”来形容。
另有一种是因人为改变而呈现某种特征的人,如“光脑壳”和“赤脚片”。“光脑壳”一是指剃了光头的人;二是指大雨或烈日下没有打雨伞或头上没戴帽子的人。如:“这么毒的太阳哪么敢打光脑壳下田。”“赤脚片”指没穿鞋的人,如:“这群细娃儿一天到晚打起赤脚片到处跑。”
(2)类别称谓。称窃贼为“强盗”,称抢劫者为“抢犯”或“棒老二”,土匪也被称为“棒老二”。当地民风淳朴,最憎恨小偷小摸的行为,有“小来偷针,长大偷金”的警示性谚语,还有“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臭名背到老”之类的规劝。
对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取的称谓,多加“佬”词缀。如称经常醉酒的人为“酒醉佬”,称喜欢撒谎或夸夸其谈的人为“日白佬”,称交通不发达时期以背运货物为生的人为“背脚佬”。
对左右邻居称“隔壁邻舍”、“团转四邻”或“跟前块头”。
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称“二杆子”或“痞子”,对乞讨的人称“叫/kаu214/花子”。
(3)辱骂称谓。指因恼恨而骂人时的改称。如父母责骂不珍惜家业或弄坏了家具的子女为“抄家旋”、“扫篮花”。两人对骂时互称对方为“挨千刀的”、“跶飞岩死的”、“啃床沿死的”之类。
(4)绰号。大多跟身体特征有关,如“胖子”、“跛子”之类称谓,当地老一辈人对人与家畜脂肪厚不加区分,一律形容为“肥”,并无嘲笑人的意味。年轻人已经将之区别对待,谈及人时说“胖”,也称较胖的男子为“胖子”,但不能对胖女性这样称呼。还有一些绰号跟名字的发音有关,如“耗子”、“驴子”之类。名字叫某某浩者,常被伙伴们称为“耗子”;名字叫“秦志林”者,因为发音近似“黔之驴”,就被称为“驴子”。
(5)隐喻称谓。通过隐喻的方式用植物或动物代指人,如“苕货”、“苕脑壳”、“猪”、“猪脑壳”都可以代指比较愚笨的人,“泡桐子”可以代指身体很虚弱的人,因为泡桐树生长之初是泡心,并不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