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仪典的因袭与创新
2025年09月26日
(三)仪式仪典的因袭与创新
婚丧嫁娶、生日庆贺、娱乐庆典等与仪式仪典有关的民俗事象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保留传统习俗较多的是丧葬礼仪,除了跳丧舞渐渐淡化以外,其余乡风民俗依旧。农村对丧事活动十分重视,细节繁复,主要由道士先生主宰各个环节,风水先生负责选取阴宅所在地。
婚庆仪礼变化较大,一是繁琐的婚仪已简化,现在看人家、探口气、认亲等环节已淡化,仅剩下婚礼作为双方亲友共同见证的一环。婚礼仪式也越来越城镇化,大多由婚庆公司负责,程式千篇一律。传统婚礼的一些说法也随着仪式的消失而淡出人们的生活。二是哭嫁环节的消失。作为土家族婚礼最典型特征的哭嫁仅仅出现在舞台表演中,现实生活中的婚礼一律不再哭嫁,哭嫁歌也成为历史。
生育庆贺和祝寿习惯在农村一如既往,“送祝米”、“做娃周”、“过生”依然是高频词。庆贺过程中主人家办酒席的方式已产生很大改变。传统习俗中,一般由主人家请人在家安排酒席,现代酒席只是用自己家的房子,酒席可以包给专业人员去做。离城镇近的人家还有选择到饭馆办酒席的。
儿童娱乐越来越单一,除了学校的体育课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外,放学在家的孩子主要是看电视、玩游戏,孩童的活动量正在减少,体能也有所下降。
岁时节日方面,沿袭传统的节日主要是年节,仅有年节在乡间还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其他节日由于多数青壮年在外打工有淡化的趋势,比如清明、月半、中秋等,“90后”、“00后”开始认同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