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果类

一、水果类

恩施地区的水果有梨、杏、桃、李等二十多种,“建邑所产梅杏密罗柑甚少,惟秋梨核桃葵子之类最多,堪供盘盂,其余不足贵也”[7]。目前水果的种植除了楠木社和橘园曾经大规模种植梨子和柑橘以外,其余一般未形成规模。尚未形成果木经济,大多数种植户都是自用有余才外卖。景阳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水果主要有以下这些。

1.咸丰梨

楠木社的梨子因其香甜可口,曾在清咸丰年间作为贡梨,因得名“咸丰梨”。这种梨子成熟后呈金黄色,圆形,个大味甜多汁,曾经是景阳镇的一块招牌,但后来因为品种长期未进行改良,口感已不及当年,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由于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无人专门照管梨树,梨花开不开、梨子结不结,均无人关心。梨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楠木社的梨树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2.景阳橘子

景阳橘子曾经在建始水果市场上享有盛名,景阳镇的橘园是规模化种植这种橘子的地方。水布垭工程实施后,橘园大多被淹,百姓迁往革塘坝,景阳橘子产地减少,产量锐减。在品种改良上也没多少人再下工夫,景阳橘子已失去了当年的显赫地位。

3.景阳柚子

分玉皇柚、白柚等品种,成熟时间多为农历九十月间,纬度高的地方会晚熟半个月到一个月。玉皇柚个大汁多,酸甜可口,白柚是未经改良的老品种,个稍小,有轻微麻味。因此,玉皇柚的培育在当地较为普遍。低山家家户户种植,除了自家留用以外,其余多运往集镇售卖。居住在公路边的农户常放置样品在路边,若有过往游客看中就请到家中选购。柚子因为口感好又耐储存已成为景阳水果的后起之秀。

4.关口葡萄

关口葡萄因主要在景阳关附近的关口种植而得名,关口是建平关的俗名,清同治《建始县志》记载:“建平关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即景阳关,俗名关口。”据说关口葡萄的种苗来自比利时一位传教士。一户人家种植成功后,附近村民纷纷引种,目前在花坪、景阳均有种植,以花坪为最。成熟的葡萄呈绿色,晶莹透亮,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回味绵长,已成为建始水果的一张名片。每到九月收获季节,公路两边摆满了成熟的葡萄,沿路几公里都是关口葡萄特有的果香味,过往的车辆只要后备箱还有空间都会捎上几件带走。在整个恩施地区,关口葡萄都很受欢迎,近些年已逐渐把市场向州外拓展。

5.猕猴桃

猕猴桃主要在二高山种植,因不耐储存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主要有红心猕猴桃和普通猕猴桃两个品种。当地农户常通过自酿猕猴桃酒的方式解决其不耐储存的问题,这种酒仅供自家或亲友品尝,并不外卖。酿好后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也算是当地饮品的一大创造。当地山林中还有野生猕猴桃,个头只有家种猕猴桃的三分之一,味道远胜于家种猕猴桃,农户常在闲暇或砍柴时采摘,放置成熟后自用或售卖。

6.桃子

当地的仙桃五月成熟,外皮青红,果肉呈红色,个大味甜多汁,主要在低山生长,但不耐储存,储存的最好方式就是留在树上。留得太久果子就会裂口掉落。另有一种毛桃子,个小多毛,既酸又苦,基本无人问津。在当地,人们认为桃枝有驱邪降鬼的作用,这大约是汉族文明传入后中和的结果。

7.樱桃

樱桃分家樱桃和野樱桃两种,前者粒大肉多,后者粒小肉薄。成熟季节均为春季,没有大量种植。由于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野樱桃如果没有小孩子们上树采摘多半就自生自灭了。另外,桃子、李子、杏子都是夏季成熟的水果,栽种不多,也并不是家家都有。苹果、枣子、柿子秋天成熟,数量也少,均未形成规模。

由于粮食生产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新时代的农民也尝试水果经济,主要培育的是橘子和柚子。这两种水果都曾在当地享有盛名,但由于是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没有形成产销一条龙,难以形成规模。果木的经济收益也不可能一两年见效,而村民的开销年年都不少,尤其是家里有学生上学的家庭,经济负担更重一些。如果没有足够的本钱,就难以在等待果木取得经济效益这段时间支撑一家人的开销和学生的学费。因此,村民想要增添经济收入还得通过外出打工才能赚到现钱,以解燃眉之急。果树的管理和经营主要靠留守在家的老人或妇女完成。对果树的田间管理当地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关于果树的挂果时间,一般是“桃三杏四梨五年,苹果六年就见钱”;水果成熟的季节,有“七月枣子八月梨,九月柚子黄肚皮”的说法。平时的管理,主要是剪枝和施肥,“果树不剪枝,来年果子稀”。有些水果纵然已经红了,但口感还不一定好,如“不经霜的柿子不甜”,这些都是当地水果种植户总结的直观经验,并未经过系统的栽培技术培训。水果种植要想成为产业,还得与技术部门合作,进行规模化种植,否则始终只能零打碎敲,停留在自给自足状态。景阳水果因为没有形成规模,水果收入自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