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育庆贺

一、生育庆贺

(一)怀孕

一对男女成为夫妻之后,双方家长就开始期待小生命的来临,认为有了孩子,特别是有了儿子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人。生育的前提是怀孕,当地称“怀起哒”或“身上有哒”。孕期的呕吐反应称为“害儿”,“害”并非伤害义,而是指因怀孕产生呕吐、恶心、慵懒等特殊反应。当地还有“酸儿辣女”之说,认为怀孕时想吃酸则为男胎,想吃辣则为女胎。小贩在叫卖刚刚能吃的橘子时常吆喝“酸橘子酸橘子,吃了好酸儿”。

怀上孩子后在当地有许多禁忌,有孕妇的人家不许搬迁房屋,不许在家里钉钉子,否则会对孕妇或胎儿不利,认为搬房间会导致流产,钉钉子会让胎儿产生缺陷。孕妇被称为“四眼人”,不允许参加葬礼。孕妇的饮食也受到限制,不许吃牛肉,认为吃了小孩容易流涎水;也不许吃兔肉,认为吃了会导致孩子长成兔唇。这些禁忌虽是一种迷信,但不许参加葬礼之类的禁忌可以使孕妇和胎儿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惊吓,也让孕妇避开过于悲伤、喧闹的场合,是有一定道理的。

孕妇如因某种原因不幸流产,则称为“损胎”或“滑胎”。若有意为之则称“打胎”或“引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才出现医学人工流产。

早产儿被称为“没足月的娃儿”,早产儿在医疗条件低下的时期是很难养活的,乡间俗语云“七活八不活”,认为七个月早产的反而比八个月早产的更容易存活。

(二)分娩

十月怀胎期满,生产就是瓜熟蒂落之事。80年代前,生孩子一般在孕妇的卧房,由自己的婆婆或接生婆帮助接生,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去医院。孕妇见红或出现宫缩症状称为“发作”,发作后若婆婆没有接生经验,就要去请接生婆。往往头生子产程长,家人都会特别重视。若不是夏天,产妇呆的房间要生起炉子保温,备好剪刀、开水。产妇在产程前期一段躺卧床上,临盆之时取坐姿,待胎儿头部娩出之时,一旁的婆婆要准备将孩子接在手上。孩子娩出后,首先为其擦干净口鼻,包好后用高温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在腹部打结处理。若新生儿因分娩时间长而缺氧,出生时不哭泣,一旁的婆婆要立即对着婴儿口腔吮吸,直到孩子哭泣为止。

胎儿娩出后,还要等待胎盘(当地称“胞衣”)滑出,胞衣一般埋在住房附近。一些老人认为胞衣可以治疗月子病,如果产妇月子里有什么不适,就切下胞衣的一小块煮水给产妇喝,产妇自然就好了。

村民认为艾蒿水可以驱毒避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用艾蒿水“洗三”,满月时再用艾蒿水煮的鸡蛋在婴儿全身擦拭一遍。现在生孩子一般不会在家生产,大都提前进医院待产,条件稍好的还会选择去县级医院生产,胞衣也就听任医院处理,不再由家人埋在家门口。因为一般5~7天出院,洗三的习俗也自然消失了。有少数固执的老太太待孙儿出院后依然烧艾蒿水为其洗澡驱毒。

L女有两个儿媳,大儿媳生孩子都在70年代,每个孙子孙女都是她亲自接生的,大孙子出生时产程太长,婴儿娩出时脸色发乌,没有哭泣。L女擦了一把孙子的口鼻就开始对着婴儿的嘴唇吸气,不久婴儿开始啼哭。二儿媳生头胎时已是80年代,发作一天还没有多大动静,L女没敢按自己的经验接生,去镇上请来了产科医生。L女的孙媳妇生孩子一个在镇卫生院,另一个在县医院,都选择了剖宫产。

孩子出生后其父碰见的第一个不知情的人被称为“逢生人”,据说孩子将来与逢生人会有某种相似之处,因此,如远远看见不受欢迎的人,新生儿父亲会刻意改道避免与其碰面。

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天内,其父要到孩子外公家报喜,告知办满月酒的时间。外公外婆就邀请当年吃了茶食的那些亲戚来女儿家送祝米。其他亲友也会在主人家择定宴请亲友的吉日前来祝贺。吉日可以是满月当天,也可以是满月之前,较少推后。生育宴请又被称为“安置家家(音/kA55kA55/,指外公外婆)客”,因为外公外婆是最重要的客人。自然,外公家携带的礼物也是最丰厚的,一般包括小被子一床、婴儿衣服若干、腊蹄子一只、公鸡一只、鸡蛋若干、米酒一坛。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市场物资的丰富,所送礼物会随时代而变化,现在还有送婴儿车的,并且在物资基础上加送现金若干。

在孩子满月之前,产妇和婴儿都禁止外出,避免吹风和受凉,称“坐月子”。产妇的饮食也有一些禁忌,如不许吃青菜、萝卜之类。现代年轻人已经不管这些没有道理的禁忌了,只要是有营养的照吃不误。孩子的喂养一般采用母乳,给孩子喂奶称为“喂妈妈儿”。给产妇发奶是特别紧要的事情,也要避免产妇受到刺激导致不下奶,这叫“回奶”。产妇的专用食品也不允许其他人享用,据说会导致产妇不下奶。景阳镇流行用猪蹄和鸡肉给产妇发奶,产妇在月子里吃得最多的就是这两样食品和相应的汤汁,其次就是糯米酒煮鸡蛋。在医院生产的产妇往往打了头孢类消炎药,一周内要避开一切酒类食品,糯米酒鸡蛋常常给前来道贺的亲友享受了。

孩子满月后首先要带到外婆家去,称“出窝窝”,出窝窝后要剃胎头。剃胎头须头发眉毛都剃,只在头顶囟门处留一块桃型头发。后来改为只剃头发,不剃眉毛。满月以后直到周岁,对小孩的成长还有“七坐八爬九长牙”的说法,即七个月能坐稳,八个月开始爬行,九个月萌出乳牙。实际情况是每个小孩都有个体差异,但总体规律大致如此。

(三)周岁庆贺

在景阳地区,新生命出生以后,除了满月庆贺,再就是周岁庆贺。这两次都要宴请亲友,正式庆祝。小孩子周岁时对亲友的宴请,称为“做娃周”。最重要的客人依然是小孩的外公外婆。这一天白天宴请完亲友以后,晚上还有重要的测试小孩的仪式。这一天晚上,家人要准备纸笔墨砚、玩具吃食之类,看孩子首先抓取何物,以测定孩子将来的发展趋势。这种仪式称为“抓周”。过完周岁生日,一直到36岁,一般就不再做生日宴请。80年代后流行过一阵给孩子过十岁生日的做法,后随着吃酒禁令的颁布而慢慢淡去。

(四)生育女神

恩施民间的生育女神是观音菩萨,又称其为“送子观音”。在老一辈人传统的观念中,长久不孕就得供奉观音菩萨,祈祷菩萨送子,还得到庙里烧香求子。“破四旧”后寺庙不复存在,一些有求子需求的人家就悄悄供奉观音像,早晚祈祷。现代老一辈人依然残存此观念,如果儿孙婚后久未生育,就会供奉一尊观音像祈祷。年轻人认为这只是迷信而已,有问题往往会求医治疗。

表3-3 当地跟生育有关的语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