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所
地点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空间,地点加上方位可以限定空间的范围。对于空间和方位的大致描述,景阳地区一般有类型化的表达方式,大多跟方位词有一定的联系。
(一)指示代词+方位词
用指示代词“这”或“那”加上一定的方位词形成方位组合,如“这头”、“那头”。具体表现为:这/那+头/边/里/面/方。这类相对固定的表述展示了以说话人为参照的“这”以及与说话人较远的“那”之间的方位关系。
(二)方位词+头
由方位词加词缀“头”形成方位组合来表示空间。具体表现为:上/下/前/后/里/外+头。此处的“头”只是一个词缀,并无实意,意义由前面的方位词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中”、“左”、“右”不能加词缀“头”成为方位组合。而且景阳地区还习惯于用“皮头”代替“上头”,主要指某个部位顶端,如“衣柜皮头”、“脑壳皮头”分别指“衣柜顶上”和“头顶上”。对于高大的物体,如山峰或连片的房屋,则不能用“皮头”代指顶部,不能说“山皮头”、“屋皮头”,只能说“山顶”、“山尖上”或“屋顶上”、“屋上头”。
(三)方位词+边
由部分方位词加上词缀“边”或“面”形成方位词来表示各个方位。具体表现为:东/南/西/北+边/面。如“东边一朵祥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开”。
(四)地形词+里
由表示地形地势的部分语词加上词缀“里”形成方位组合表示某个具体的空间,如坡里(泛指某一块坡田,通常再加小地名于前以示区分,如“松田坡里”)、槽里(泛指某一片狭槽形成的田地,可加小地名以示区分)、河里(两种含义,一指整个低山地区,二指河流之中)、岩里(指陡岩林立、人迹罕至的所在,通常只有砍柴者或放牧者光顾)、坪里、坝里、屋里,大多指相应地形所在的那一块区域,也可指所处的空间,如瓦屋里、平房屋里、摇窝里。
(五)容器+里
由容器名称加上词缀“里”构成方位组合表示某个具体的空间之内。如“锅里”、“碗里”、“桶里”、“缸里”、“杯子里”等等,不表示容器但可以起覆盖作用的事物名称也可以加“里”表示空间,如“土里”、“被子里”、“衣服里”等。这些事物可以理解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近似于空隙较少的容器,因此和容器名称具有相同的特性。
(六)其他
由于目所能及的事物都是一种空间展现,所以除了上述空间形态以外,其他凡是能表现某个地点的语词都可以理解为空间。所有由地名确定的地点,如第五章地名一节所提到的名称都代表了一定的空间存在,除此以外,阴坡、阳坡、坎上坎下、卡卡角角(泛指小角落)、山顶、山腰、山脚、河边、井里、池塘等都属于当地的空间展现形式。
(七)表达形式与普通话的差异
对于空间状态的描述,当地的表达与普通话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空间方位的表达可以利用语法手段,也可以利用词汇手段。”[3]对语法手段的运用,如对介词“在”的运用,景阳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下例:
①碗子放桌上在。
②东西收到箱子里在。
③他躲得屋里在。
从以上3例可以看出,当地方言将介词“在”置于句末来表示方位,无论是表示桌面位置的例①,还是表示某个具体空间内的例②和例③,都是将介词“在”置于句末。例②“箱子里”表示较小的空间之内,例③“屋里”表示较大的空间之内。几个句子表述的具体空间有上下里外以及大小之别,但表述形式都是将介词“在”置于名词之后。这一点与普通话中将介词“在”置于名词之前形成方位组合完全不同。
借助词汇手段的空间表达包括对动词、方位词和方位名词的运用。景阳镇辅助表达空间含义的动词主要有“是”、“在”、“有”,与普通话的使用方法一致;借助方位词的情况前文已举例,与普通话的用法大同小异;方位名词则主要运用当地大大小小的地名,区别主要体现在地名本身上,与普通话没有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