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习俗与禁忌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章 命名习俗与禁忌
我国古代道家学说认为“名为万物之始,万物始于无名”,《圣经》中也有上帝创造亚当,亚当给万物命名的故事,可见东西方文明均注重命名事宜。究竟该如何命名,《荀子·正名》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认为命名是应慎重对待的大事,是智者或“王者”要做的事。命名原则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事物的感受是命名的基础。在命名时,相同事物则取同一名称,不同的则用不同的名称。
后世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给行政区域命名时常使用“靖”、“定”、“保”、“恩”、“康”等字眼,实际上就是将征定四方的构想用命名的方式来体现。还有部分统治者对有功之臣以赐皇姓作为最高奖赏,对反叛者改其姓更其名以示惩罚,如唐朝皇室有不少赐功臣李姓的例子,因为皇室姓李,这算是最高奖赏。武则天改王皇后家族姓氏为“蟒”,雍正巩固政权后将曾参与皇位之争的两个兄弟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其目的都是侮辱被惩罚者。不管是奖赏还是惩罚都体现了统治者对“名”的重视程度。另外,古代大型建筑完工后常请地方官命名,民间添丁进口也以请尊长命名为荣,可见从官方到民间对命名都十分重视。
在恩施地区同样存在着重视命名的传统,并在长期的积淀中形成了一套命名的习俗和规则。选人名常寄予期望,取地名常结合人口姓氏和地形地势,其他名称也颇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