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域性特色

二、地域性特色

当地的亲属称谓有多样化、形象化的特点。景阳镇居住的民族众多,除了原住民以外,其他民族迁入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在称谓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称谓的多样性

以对“父亲”的称谓为例,景阳镇主要有“爸爸”、“爹”、“爷”三种说法,还有“老汉儿”这样的俗称。《广雅·释亲》云:“爸,父也。”王念孙疏证:“爸者,父声之转。”生活中常以重叠形式面称父亲。另《广雅·释亲》云:“爹,父也。”《雅俗稽言》云:“南人呼父曰爹,祖父曰爹爹。”目前在景阳镇呼父为爹的主要是上了年岁的人。呼父为爷在文学作品中屡有记载,如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与杜甫《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诗句,均是将“爷”与“娘”并举。在景阳镇呼父为爷的主要是卢姓家族,目前也有趋同于普通话的趋势。另外称呼父子两人用“两爷子”来表示,对某一伙人不满或有意见,就说“他几爷子”怎么怎么,略有贬义。

(二)称谓的形象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外祖父母的称呼上。对外祖父称“胡子家家”,对外祖母称“妈儿家家”。“妈儿”在当地指乳房。对外祖父母的称呼以男女突出的外在性别差异来区分,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全国其他地方称外祖父母为“家家”或“家公”、“家婆”的倒不少,但在称谓前加这种限定语的极少。同属西南官话区的四川巫溪有称外祖父为“胡子家家”的,但没有对应的“妈儿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