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称谓
2025年09月26日
二、职业称谓
农村面对的主要职业称谓一种是称呼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种是称呼各种手艺人的。
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除前述职务称谓以外,没有官衔的或不知其官衔的一律以姓氏称其“×同志”。合作社时期商店的工作人员也以姓氏称其“×同志”。对学校工作人员称老师,知道职务的称其职务,如“×校长”、“×主任”等,面称副职时一律省去“副”字。对镇卫生院、诊所的人员一律称“×医生”,知道职务的称其职务。少数老人称医生为“先生”,也有人将兽医称为“牛郎中”,乡村有一段时间有“赤脚医生”的称谓。
乡村医疗事业起步初期,曾经培训了一批医务工作者,统称“赤脚医生”。赤脚医生走乡串户、半农半医,为乡村医疗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赤脚医生对破除巫医的迷信治疗手段、减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起过很大作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乡镇给儿童发放预防药、打预防针等基本靠赤脚医生完成。
对各种手艺人称“匠人”,家里请了手艺人做事可以说“屋里兴匠人”。匠人因从事工种的不同而分类,有用“匠”字称说的,如:木匠、铁匠、石匠、瓦匠、篾匠、漆匠、染匠、剃头匠等;有用“的”字称说的,如:补锅的、剪头发的;有用“佬”称说的,如:杀猪佬、劁猪佬;也有跟这些都不同的,如裁缝。不管行业差异如何,对这些匠人面称时一律称“×师傅”。对于进乡镇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其他人员也称其为“师傅”。走乡串户卖东西的称“货郎”。
当地还有涉及这些工匠特点的谜语,谜面为:“木匠制出三尺三,铜匠制出点点斑,还要铁匠转个弯。”(谜底为杆秤)“三尺三”指秤杆,“点点斑”指秤星,“铁匠转个弯”指秤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