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依赖的传承与改变
2025年09月26日
(二)土地依赖的传承与改变
传统农业社会农民依赖土地生活,完全依赖传统耕作方式的农民仅能自给自足,农业收成常常难以负担其余经济支出。许多依赖传统耕作方式,以种植包谷洋芋为主的家庭无法负担建新房的开销,只能对旧房加以维修。家里若有计划外的开支,比如子女上学或者患重大疾病就需要卖猪或借债。多数农村家庭的肥猪喂养数每年不超过3头,除了自家大约2头的需求量,没有多少可以售卖贴补家用,如果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就会因病致贫。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方式解决了村民看大病的一部分经济负担,但仅靠耕作生活的农民依然不能致富。传统农民饮食充足但缺乏货币收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农田由留守家中的妇女和老人耕种。家庭经济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农业收入变为农业收入加做工收入,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形成。随着农村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新世纪许多家庭举家外出打工,经济结构产生了更大的改变,农田偶有荒芜现象。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打工潮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出现了部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新世纪的年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他们常年在城市做活,在城市租房或购房,子女也随他们在就业的城市上学,除了户籍以外,他们与农村的关联度已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