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时空表达
2025年09月26日
第六章 时空表达
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要生存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草木顺时而生,瓜果应季而熟,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地众生共同构成空间的一部分;人类借一定的空间栖身,在可以把控的时间范围内度过自己的一生。时间和空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空间“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对于时间和空间状态的表述,乡村的习惯与城市有很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农村习惯于用阴历(农历),而城市则使用阳历(公历);对于空间的表述,城市往往用某某路或某某大道来规定,如民主路、解放大道,乡村则根据地形地势来命名,如李家槽、庞家垭。恩施山区是农业型社会,乡村生活主要以农耕为主,对时间的表述自然离不开熟悉的农业生活。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乡村习惯于用农历和天干地支的方式来计时,关于时间的表达也多采用这些方式。空间及容量的表达则就地取材,多借用常见事物为参考基准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