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证

抵当汤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此亦病发于阳误下热入之症也。“表症仍在”下,当有“而反下之”句。太阳病六七日不解,脉反沉微,宜四逆汤救之。此因误下,热邪随经入府,结于膀胱,故少腹硬满而不结胸,小便自利而不发黄也。太阳经少气多血,病六七日而表症仍在,阳气重可知。阳极则扰阴,故血燥而蓄于中耳。血病则知觉昏昧,故发狂。此经病传府,表病传里,气病传血,上焦病而传下焦也。少腹居下焦,为膀胱之室,厥阴经脉所聚,冲任血海所由,瘀血留结,故硬满。然下其血而气自舒,攻其里而表自解矣。《难经》云:“气结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深合此症之义。

①【注文浅释】

《难经·二十二难》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结症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病发黄与狂,有气血之分:小便不利而发黄者,病在气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症也;若小便自利而发狂者,病在血分,抵当汤症也。湿热留于皮肤而发黄,卫气不行之故也;燥血结于膀胱而发黄,营气不敷之故也。沉为在里,凡下后热入之症,如结胸、发黄、蓄血,其脉必沉,或紧、或微、或结,在乎受病之轻重,而不可以因症分也。水结血结,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是水结;小便自利是血结。如字助语辞,若以如字实讲,与蓄血发狂分轻重,则谬矣。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有热即表症仍在。少腹满而未硬,其人未发狂,只以小便自利,预知其为有蓄血,故小其制而丸以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