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2025年09月26日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以火迫劫汗,并亡君主之阴,此为火逆矣。盖太阳伤寒,以发汗为主。用麻黄发汗,是为扶阳。用火劫汗,犹挟天子以令诸侯,权不由主,此汗不由心也。故惊狂而起卧不安,犹芒刺在背之状矣。心为阳中之阳,太阳之汗,心之液也。凡发热自汗出者,是心液不收,桂枝方用芍药以收之。此因迫汗,津液既亡,无液可敛,故去芍药加龙骨、牡蛎者,是取其咸以补心,重以镇怯,涩以固脱,故曰救逆②也。且去芍药之酸,则肝家得辛甘之补;加龙骨、牡蛎之咸,肾家既有既济之力。此虚则补母之法,又五行承制之理矣。蜀漆未详,昔云常山之苗则谬③。
②【注文浅释】
仲景有“救表”“救逆”之言,此“救”当作“治疗”解。又有“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以及“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此逆则指误治及误治方法。因误治而产生的病证称为逆证。“救逆”即治疗逆证之意。
③【注文浅释】
《神农本草经》先后载两条:“恒山……味苦寒,有毒。治伤寒寒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蜀漆,味辛平,有毒,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恒山即常山,两相对照,蜀漆与常山作用相近,且《名医别录》指出“蜀漆……恒山苗也”。所以,柯氏否定蜀漆是常山之苗,没有任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