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
2025年09月26日
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①
此小柴胡加减方也,热不在半表,已入半里,故以黄芩主之。虽非胃实,亦非胃虚,故不须人参补中也。
①【注本浅释】
宋本《伤寒论》作:“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柯注黄芩汤中芍药、甘草各三两,黄芩加半夏汤中生姜三两,皆比宋本量大。
阳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若少阳负趺阳者为顺也。
两阳合病,必见两阳之脉,阳明脉大,少阳脉弦,此为顺脉。若大而不弦,负在少阳;弦而不大,负在阳明。是互相克贼,皆不顺之候矣。然木克土,是少阳为贼邪。若少阳负而阳明不负,亦负中之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