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桂枝 干姜 黄芩 甘草 牡蛎 栝蒌根②
伤寒五六日,发汗不解,尚在太阳界,反下之,胸胁满微结,是系在少阳矣。此微结与阳微结不同。阳微结对纯阴结言,是指结实在胃;此微结对大结胸言,是指胸胁痞硬。小便不利者,因下后下焦津液不足也。头为三阳之会,阳气不得降,故但头汗出;半表半里之寒邪未解,上下二焦之邪热已甚,故往来寒热心烦耳。此方全从柴胡加减。心烦不呕不渴,故去半夏之辛温,加栝蒌根以生津。胸胁满而微结,故减大枣之甘满,加牡蛎之咸以软之。小便不利而心下不悸,是无水可利,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太阳之余邪不解,故不用参而加桂。生姜之辛,易干姜之温苦,所以散胸胁之满结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栝蒌之效;继服汗出周身,内外全愈者,姜、桂之功。小柴胡加减之妙,若无定法,而实有定局矣。更其名曰柴胡桂枝干姜,以柴胡证具,而太阳之表犹未解,里已微结,须此桂枝解表,干姜解结,以佐柴胡之不及耳。
②【案例犀烛】
某男,26岁。初诊日期:2020年10月20日。体检报告:两肺多发小结节,部分磨玻璃结节,较大直径为5mm。肝脏良性肿瘤38×32mm。胆囊炎胆结石2mm。左肾小囊肿,腹膜后小淋巴结肿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无异常。
中小学时期易感冒发热,面肿,病程半个月以上。平时易脐周疼痛,大便后即缓解,平时大便日解一次。
刻诊:近两个月大便日解四五次,大便或稀或黏或硬,近日大便溏,脐周腹痛腹泻,泻后痛缓。口苦或甜,右胁下或左胸疼痛时作,乏力,嗜睡。苔薄,脉弱。治用:北柴胡10g,炒黄芩10g,姜半夏10g,枳壳10g,防风10g,炒白芍10g,陈皮10g,炒白术10g,桂枝10g,干姜10g,党参15g,煅牡蛎15g。14剂。
2020年11月10日复诊:大便晨起日解1次,便黏不畅,午后有便意,未大便。诸痛未作,体力明显改善,少觉,一夜睡5小时即可。补述,长期喷嚏、鼻塞、清涕或稠。上方加白芷10g,茯苓15g。续服。
按语:本方有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痛泻要方三方组成,三方分别对应的方证是,口苦,大便溏,嗜睡;右胁下痛,左胸痛;腹痛而泻,泻后痛缓。因乏力无口渴,故未用栝蒌根而用党参。